“太感谢法院了!整整十年,这事儿总算有了结果,我心里这块大石头终于能放下了!”
近日,在固阳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紧紧握着法官的手,语气里满是激动与释然。随着被执行人一次性将7万元案款交付到位,这起横跨十年的执行积案,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01
回溯:一笔借款 十年纠葛
2010年12月,张某某、王某某向赵某某借款15万元,并出具欠条。本是一场信任之下的互助,却成了日后十年矛盾的开端。
借款到期后,张某某、王某某拒不还款。无奈之下,赵某某于2015年将二人诉至固阳县人民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还款协议,但调解书生效后,二被告仍未履约,赵某某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两次组织双方达成和解,可二被告始终未履行还款义务,导致案款总额达到16万余元。高额的利息成了横在双方之间的“鸿沟”,案件执行陷入了长达数年的僵局。
02
攻坚:情法兼顾,破冰破局
2025年,案件恢复执行后,我院对二被告的银行账户进行依法冻结,一直“避而不见”的张某某、王某某主动来到法院,希望能与申请人协商解决。
“利息太高,我们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十年了,我的钱放银行都有利息,现在让我少要,我不同意!”第一次协商时,双方刚一见面就吵得不可开交。执行法官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分头沟通、逐步破冰。
面对二被告,法官没有一味强调法律责任,而是算了一笔“明白账”:“现在账户被冻结,影响的是你们的日常经营和征信,继续拖延不仅要付更多利息,还可能面临拘留、纳入失信名单的风险,得不偿失。”一番话让二被告的态度从抵触转为配合。
另一边,法官也多次与赵某某谈心:“虽然利息是合法的,但继续拖下去,案款还是没着落。现在对方有履行意愿,要是能适当减免部分利息,就能尽快拿到钱,早点了结这桩心事,不是更省心?”
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法官一次次沟通、一遍遍释法,用耐心化解分歧,用诚意打动双方。最终,赵某某同意减免部分利息,二被告也承诺一次性支付7万元案款。双方在和解协议上签字的那一刻,十年的隔阂与矛盾,终于烟消云散。
固阳县人民法院始终秉持“如我在执”的理念,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以钉钉子精神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此次十年积案的成功执结,不仅让申请人的“纸上权益”变成了“真金白银”,更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走进了群众心里。
供稿:执行局 刘浩
签发:刘红强
编辑:固法融媒体工作室
审核:朱丽娜 杨静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