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村民17年前被盗的石狮子惊现徐州博物馆。
游客一眼认出报警,文物部门紧急介入调查。
![]()
文旅局要村民提交证明材料,一村民竟然拿出十几年前的照片。
文物保护刻不容缓,期盼石狮子“早日归家”。
![]()
那么,安徽的石狮子是如何漂泊至徐州的呢?
是村民监守自盗还是游客“看走了眼”?
![]()
安徽农村有个石疙瘩失踪了十七年。
结果叫人发现在江苏徐州一家私人博物馆里蹲着。
![]()
这事儿听着跟说书似的,可还真不是瞎编的。
五月二十七号那天,安徽来的游客逛徐州圣旨博物馆。
![]()
眼睛扫到个缺了半拉爪子的石狮子,当时就觉着眼熟。
再仔细一瞅,乖乖,这不就是老家村口丢了小二十年的那个宝贝疙瘩么!
![]()
要说这石狮子可有些年头了。
村里老人还记得,早年间祠堂门口就立着这对石狮子,青石料子雕得活灵活现。
![]()
那年头没监控没保安,有天早起发现公狮子不见了,母狮子还孤零零蹲在原地。
村干部当年跑断了腿报案,派出所也来查过现场,可愣是没找着线索。
![]()
谁成想隔了十七年,这物件竟然在四百多里地外冒了头。
游客当场掏出手机就报了警。
![]()
徐州鼓楼区文旅局的人倒是问得实在:“您说这是您村的物件,有凭证没?”
这话听着耳熟,跟网上有人说的你喊它一声能答应不差不离。
![]()
不过村干部这回是真有备而来,翻箱倒柜找出二十年前的老照片。
上头石狮子缺的爪子和底座裂纹跟博物馆里那尊分毫不差。
![]()
连当年石匠修补时用的灰浆印子都对得上号。
消息传到网上可炸了锅。
![]()
有人算账说四百多里山路,这么大块石头没吊车没货车怎么运得走。
也有懂行的说这行当水深,好些个古建构件都是半夜三更被“搬了家”。
![]()
徐州民政局和文旅局动作倒快,当天就派人去博物馆查登记簿。
圣旨博物馆那边也支应着说正在核实。
![]()
可登记册上进货渠道写得含糊,只说十年前从民间藏家手里收来的。
村里老辈人坐不住了。
![]()
八十多的王大爷拄着拐棍直跺脚:“那年头村里穷得叮当响,要是知道这石头疙瘩能值钱,说啥也得拴条狼狗看着!”
![]()
话是这么说,可大伙儿心里都明镜似的。
这石狮子搁在祠堂门口少说两百年,早成了村里的活祖宗,哪是钱能衡量的。
![]()
文物保护所的人上门看过,说这石狮子是典型的皖北清代石刻。
雕工带着明显的咸丰年间特征。
![]()
要按文物法来说,只要是来路不明的出土物,博物馆收了也得归还。
可眼下就卡在证据链上,得查清楚到底是当年失窃的赃物,还是后来被人转手倒卖。
![]()
眼瞅着要闹成两地官司,省里的专家团来了人。
拿着高倍放大镜比对了三天,连石缝里嵌的老苔藓都取样化验。
![]()
现如今石狮子还在博物馆玻璃罩子里蹲着,不过门口已经贴上了权属争议的告示。
村干部三天两头往徐州跑,带着厚厚一摞材料找相关部门。
![]()
要说这事儿也给人提了个醒,那些个老物件看着不起眼,说不定哪天就成了香饽饽。
现在村里剩下那尊母狮子,村委会专门装了三个摄像头盯着,生怕哪天再叫人请了去。
![]()
要说这老物件流转的弯弯绕,水是真不浅。
有懂行的说,早些年不少地方搞建设,拆下来的古建构件都当废石料卖。
![]()
后来收藏热起来,这些个东西就成了香饽饽。
徐州这家博物馆还算正规,要是碰上不讲理的,怕是还得打场持久战。
![]()
不过好在现在到处都有监控,买卖文物也得登记身份证。
想再干这种半夜搬石头的买卖,可没那么容易喽。
![]()
事到如今,只要徐州博物馆拿出合法购买的凭证就可以解释了。
只是这外人看着是块石头,在村里人心里,那可是连着血脉的根。
![]()
主要信源
环球网——安徽萧县一石狮子现身江苏徐州私人博物馆?两地文旅局回应:正在核实
![]()
大皖新闻——安徽17年前丢失的石狮现身江苏私人博物馆?社区干部:被村民视为镇村之宝
![]()
人民网江苏卫视——安徽17年前丢失石狮现身徐州一私人博物馆,当地民政局回应
![]()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