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打得是风生水起,东野各部捷报频传,可偏偏8纵队的表现让人说不出是该夸还是该叹。这支打过不少硬仗的劲旅,战后却迎来了高层“大换血”,司令、师长、团长一起下课,副团长还被派去炊事班烧锅炉。
不得不问一句:“8纵到底怎么了?”这可不是“胜者为王”的故事,而是一场组织纪律和战斗作风的硬核较量。
先来说说背景,给大家捋清楚这支队伍的来头。8纵,全名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前身是冀察热辽军区的主力部队,后来划归东野,成了一支响当当的铁军。
第一任司令员带着这支队伍披荆斩棘,歼敌无数,战绩在整个东野里也算数一数二。不过,这位司令平日里作风有点问题,队伍里不少人对他颇有微词。
于是,1948年3月,段苏权接棒,成了这支队伍的第二任司令员。
段苏权是政工干部出身,打仗经验不是特别丰富,但人稳重靠谱,深得程子华的器重。更重要的是,他是冀察热辽的老干部,接手这支队伍在情理之中。
接任后的段苏权,带着8纵参加了辽沈战役,头一仗打得不错,痛击敌军廖耀湘部,为辽西会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后的几次行动却接连掉链子,给队伍的名声抹了一层灰。
第一件事,说是误会也罢,是失误也成,反正后果很严重。打锦州前,野司下令让8纵封锁机场,防止蒋介石空运增援。
结果呢,命令到达慢了,参谋长黄鹄显疲劳过度,耽搁了4个小时才把命令送到段苏权手上。更糟糕的是,野司没说明白到底要封哪个机场。
段苏权一时拿不定主意,干脆打电话问了个清楚。这一问,惹得刘亚楼暴跳如雷,骂完后直接把任务交给了9纵。
结果蒋介石硬是趁这空档运来了两个团,段苏权挨了毛主席的批评,这一仗没开打,就先丢了分。
第二件事,是小紫金山的“过山车”剧情。8纵68团团长张峻岚带队攻占了小紫金山,本来是一场扬眉吐气的胜仗。
偏偏他和副团长韩枫“心宽体胖”,拿下阵地后直接带部队下山吃饭去了,只留一个连驻守。结果敌人趁虚而入,把阵地抢了回去。
这下可尴尬了,胜仗变成了笑话,消息还传得满城风雨,8纵再次被点名批评。
第三件事,是攻锦州时的“拉胯”表现。按计划,8纵负责从东向西发动佯攻牵制敌人,减轻其他部队的压力。
野司还特意借给他们1纵的炮兵团助攻,可炮兵团因为大雨迟迟赶不到,段苏权左右为难。等还是不等?
他一咬牙,决定硬着头皮上。结果,没有炮火支援的8纵苦战不下,进攻速度远远落后于兄弟部队,最后成了锦州战役的“短板”,又被野司上报批评。
三件事一件比一件扎心,也让8纵成了辽沈战役后唯一一个“全线调整”的纵队。段苏权被调离,师长、团长也相继下课,副团长韩枫直接去了炊事班。
虽然后来他们大多官复原职,但这一课确实教得不轻。
说到底,8纵的教训不在于个人的能力问题,而在于组织纪律和战斗作风的短板。战场上,哪怕是小失误,放大到战略层面都可能是致命的,何况这几次“翻车”还涉及到战役关键环节。
辽沈战役虽然胜利了,但8纵的故事告诉我们,胜利不是用来庆祝的,而是用来总结的。能打胜仗,更要打得漂亮,这才是真正的铁军风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