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爆炸式增长的秘诀,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垄断。
这是英国经济学家萨姆·威尔金,在《财富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的核心观点。很少有哪个经济学家敢像威尔金一样,如此“政治不正确”、如此直白地指出财富增长的底层逻辑。
▲萨姆·威尔金
在攫取财富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更广泛的垄断,是第一要紧的事。因为在经济学上,完全的竞争状态将使利润归零,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垄断,才能带来一定的利润。
如果不理解这个底层逻辑,从事商业活动的结局,往往是清仓甩卖,而不是积累财富。那么,如何理解“垄断”更丰富的含义呢?
根据《财富的本质》的分析,以及垄断程度的大小,可以将垄断分为六种,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追求不同程度的垄断,从而实现财富快速增长。当然,有的还是不试为妙。
1、政治垄断
《财富的本质》提到,政治垄断的典型案例,是古罗马政治家克拉苏。克拉苏在一场政治运动中,利用手中“公敌册”的权力,对罗马精英阶层肆意践踏,通过“烧杀抢掠”聚敛财富,迅速成为全罗马最富有的人。
克拉苏发起“卡莱之战”
克拉苏的致富之道在于改变规则,他用行动证明,政治是获取巨额财富的最快路径。现代的某些军阀,推翻亚非拉某国政府,而染指国家财富的行为,都是在走克拉苏的老路。这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冒险,一旦失败,必将尸骨无存。
2、自然垄断
《财富的本质》指出,19世纪美国的顶级富豪们,都是用这个办法快速暴富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金融大王”皮尔庞特·摩根、“铁路大王”杰伊·古尔德,全都是如此。
▲从左到右依次是卡内基、洛克菲勒、古尔德、摩根
他们通过自然竞争的方式,实现独占垄断,并竭尽全力防止发生竞争,由此成为美国史上最富有的一群人,被后人称为“强盗贵族”。但他们的地位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引来“反垄断法”,让这种超大型的垄断从此成为历史。
3、行业垄断
《财富的本质》认为,行业垄断的典型就是银行业。银行业造就了一大批名副其实的巨型富翁,这些人可以拿着别人的钱为所欲为,为自己攫取源源不断的财富。
▲亿万富翁罗伯托冈萨雷斯巴雷拉
当监管存在漏洞时,他们就会肆无忌惮;当漏洞被堵上时,只要银行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国家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绝对不会看着他们倒闭,这时无论他们多么鲁莽、风险多么巨大,他们也不会失败,并且最后人们还是会把钱交给他们。
4、局部垄断
这种垄断主要依靠体制特性来实现,需要国家转型时期的特殊机遇,因此在印度、墨西哥、俄罗斯等新兴国家比较常见。
《财富的本质》提到一个典型案例:在印度,绝大部分人都将许可证制度,看成妨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但德鲁拜却将它当成屏蔽竞争、实现局部垄断的财富秘诀,从一个打工仔逐渐成长为印度最富有的人之一。他的秘诀就是,了解体制,并使这个体制为自己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看透迷宫的智慧,更需要胆量和运气。
5、网络垄断
《财富的本质》提到,当下这个时代,还能靠一家公司实现某种普遍垄断的方式,就是“网络垄断”,所以现代很多顶级富豪都是IT精英——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杰夫·贝佐斯、拉里·埃里森、伊隆·马斯克,全都是靠网络起家。
这种垄断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它根植于法律赋予的知识产权,抽象的知识产权难以拆分,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管制。因此,一旦获取这种可以带来利润的知识产权,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张印钞许可证。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足够聪明,并且研发出受市场欢迎的网络产品。
6、微型垄断
网络垄断就是一种微型垄断,但更普遍的微型垄断,是对一项资产的微型垄断,也就拥有某种“产权”。就像《财富的本质》中说得那样:“一旦你拥有某样东西,它就只属于你。”
“产权”与“垄断”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私有财产都是垄断。比如一个人对一所房屋拥有财产权,那么也可以说他对房屋的使用具有“垄断权”。再比如,一个人在一个巨大的小区,开设了一家仅有的超市,那么他就实现了一种微型垄断。这种基于产权的微型垄断,无数普通人都有能力实现,它是所有财富秘诀的基础。
总而言之,垄断是财富增长的核心,尤其是爆炸式财富增长的核心,几乎任何其他财富秘诀都与此有关。比如“股神”巴菲特看重的“经济护城河”,其实质也是在某些空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以此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