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大家对“消费降级”应该深有体会,伴随着地方债务、房地产滞胀、投资区域性过剩、关税战、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大城市存在消费降级,县城的消费降级,更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1、实体店铺大面积闲置;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县城核心商圈的店铺关闭率超过 30%,其中以传统百货店、服装店、家电卖场为主。这些店铺大多依赖线下客流,但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线上购物、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手机下单,享受送货上门的便利,而不愿再花费时间逛实体店。
2、大型餐饮的萧条;
经济下行压力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小型餐饮店,或者通过团购、优惠券等方式降低消费成本。而大型餐饮企业由于固定成本高、降价空间有限,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3、二轮车行业的困境;
本来二轮车行业是需要服务作为保障的,所以受电商冲击较小,但是,随着交通出行工具方式的增多,消费降级的影响,燃油摩托车已被严重的边缘化了,虽然也还有年轻人喜欢大排量摩托车,但因为县城总人口的下降,中大排量消费群体难以形成规模。而通路燃油摩托车又因消费降级,被廉价的电动车所挤压。这也就是很多县城摩托车经销商兼营或是转行做电动车的原因。
既然消费降级到做电动车,那是不是电动车行业就很好呢?完全不是,笔者采访过一些做电动车的经销商,他们形容自己这个行业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是可惜,而是无奈,自己只对二轮车行业懂一点,其他行业更是不敢投资。经营电动车,代理商销量下滑,批发量占比高,利润被严格的锁定了。零售门店社区化,销量有限,一年就卖个100多台,利润极低,本来想通过维修赚点钱,可谁知电动车卖出去后,服务的利润更加微薄,没有了换机油、链条之类保养不说,换电池、换胎这种毫无技术门槛的活被竞争极限压榨成白菜价,所以,一年下来的利润,还不如打工,可如今的环境下,各地都在裁员,打工又能去哪里呢?
4、消费降级的底层逻辑;
县城消费降级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首先,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消费信心不足。其次,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是重要原因。年轻一代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他们更愿意通过线上平台比价,然后到实体选择价格更低的摩托车。最后是我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各种层次的商品冲击着价格底线,让人眼花缭乱,无法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
5、县城商家如何求生存、谋发展?
县城商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要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转换思路,以卖车赚钱为中心转换成以服务赚钱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短期内,先以多品种、多品牌经营,二轮、三轮、油车、电车都卖来摊低运营成本,暂时稳定基本盘,得以生存。其次就是努力打造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精品服务店,做高水平销售服务一体店,做你能办到、别人办不到的技术门槛服务店,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