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听着孩子的啼哭声刘半农才切实有了做父亲的实感。初为人父的他无比喜悦,但转眼又紧锁眉头若有所思,注视着襁褓里的婴儿,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以后别人打听起孩子,你就告诉他们生的是男孩。”刘半农爱意十足地摸了摸女儿的脸蛋同时开口叮嘱妻子。刘半农的妻子朱惠不解,他们生的明明是个女儿,为什么要对外宣称是男孩呢?
但在刘半农坚定的目光中,朱惠似乎也突然想到了什么,她了然点头。刘半农对外宣称自己的女儿是男孩究竟是何意呢?
![]()
一、伉俪情深
刘半农留下的有名的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读起来浪漫轻扬,这首诗可以说是他送给妻子的最好的礼物。虽然在日常的生活中刘半农不是个那么浪漫的人,但他的一生中也只有朱惠这一个爱人。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思想先进的学者与其妻子朱惠的婚姻居然是包办的,但即便如此刘半农和朱惠仿佛命中注定在一起,包办婚姻只是为他们牵绳搭线的中介。
1920年7月的一天,正在伦敦的刘半农一家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难题,发着高烧的刘半农正巧赶上怀着双胞胎的朱惠即将分娩,可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竟然只有一个年仅四岁的小女儿刘小蕙!
![]()
刘小蕙虽然年纪小但已经会说一些英语,机灵的她立马跑去邻居家求助,在邻居的帮助下找来了医生,父母也得以被送往医院。
而刘半农也无比庆幸妻子能够顺利生产,因为朱惠之前流过两次产,这也让刘半农无比珍惜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刘小蕙,看着乖巧的女儿,刘半农不禁陷入了往事回忆。
1902年,有一日刘半农跟随自己的母亲前往庵堂烧香,他知道烧香早就成为了母亲必须要做的事,偶尔他也会陪母亲一同烧香。
![]()
只是那天有一些特别,母亲到了庵堂以后没急着去烧香,反而碰到了一个老熟人便聊了起来,那是一位妇人还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她看到刘半农以后十分惊喜对刘半农的母亲说道:“这就是你的儿子吗?真是一表人才的小伙子!”
这位妇人对刘半农是连连夸赞,有种岳母看女婿怎么看怎么顺眼的既视感。
“半大的小子!我看你女儿才是这么乖巧,看着就讨人喜欢。”刘半农的母亲看着妇人的大女儿笑着说道。这位妇人听完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不如就将我的大女儿朱惠许配给你儿子如何?”
刘半农的母亲感到很是惊喜,因为她也十分喜欢朱惠,两人一拍即合便先说定了。但婚姻大事也不是两人能做主的,刘半农母亲回去便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刘半农的父亲,原以为他会赞同自己的想法,却没想到刘半农父亲表示强烈反对。
![]()
他认为两家并不合适,因此直言拒绝了这门亲事。但没想到朱家却是认定了这个女婿,一定要将自家女儿嫁给他,既然大女儿不行那不是还有二女儿吗?
朱家便上门拜访刘家,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刘父:“我跟刘夫人也是碰巧在拜佛的时候认识了,这说明我们两家是有缘分的,就想着来个亲上加亲,既然您觉得我家大女儿不合适,那您再考虑考虑我家二女儿怎么样?”
刘父没想到朱家执着到这个地步,考虑到二女儿跟刘半农的年龄也比较合适,纠结了一段时间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
然而就算如此也阻挡不了朱惠跟刘半农天注定的姻缘,二女儿还没等到跟刘半农的婚事便突然因病去世了。
而这门亲事就只能是朱惠和刘半农在一起了,按照那个时候的习俗,两人订婚以后是不能见面的,但是刘半农就有些“叛逆”,他经常跑去朱家见朱惠。
有次刘半农悄悄跑去找朱惠,想给她一个惊喜,但刘半农却发现朱惠走起路来好像有些不方便,再一看朱惠的脚竟然小得如同巴掌一样!她是因为缠足的痛才导致的走路不便。
![]()
朱惠的样子让刘半农当即就跑回家跟父母说不许再让朱惠缠足,一番折腾两家人这才答应了刘半农,朱惠因此对刘半农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
一路波折,但最终两人还是修成了正果,夫妻恩爱幸福,1916年他们终于迎来了两人之间第一个爱情的结晶。
初为人父的刘半农激动不已,看着小小的孩子他觉得是那样可爱,但是想到孩子是女孩他心中也不免生出许多担忧。
![]()
他担心周围人会议论“生了女儿”导致妻子产生压力,自己的女儿也会受到伤害。
于是思索了一阵,他便开口对妻子说道:“以后有人问你,你就说孩子是个男孩儿吧。”
朱惠知道刘半农的为人,得知他的顾虑以后心中又是一阵感动,他对孩子和自己的爱无法言表。
![]()
刘半农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叫刘小蕙,对她非常宠爱,小蕙一周岁的时候,刘半农特意给她作了一首诗,里面有一句:“你是天地间的活神仙!是自然界不加冕的皇帝!”生动又有趣。
二、对女性的尊重
1920年,刘半农突然发觉男性可以用“他”来指代,但居然没有专属指代女性的第三人称。于是他便开始在古籍中寻找一个字来使用,偶然间他看到有一个“她”字,但那个时候还并不念“ta”,不过这个字形跟“他”很相近,甚至还具备女性特征。
刘半农便倡导使用“她”来指代女性,但这个想法却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一些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说话的时候两个字的读音没有区别。
![]()
但刘半农坚定地表示这个“她”字是必须的,在遭到质疑后,刘半农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讨论“她”的问题,这篇文章强有力地反驳了很多人的质疑。在刘半农的坚持下,有不少人也被他的先进思想给说服了,于是社会上创作时对“她”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了。
几乎是同一时,在提出“她”时,刘半农就已经开始提笔创作了,他那首有名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另外,刘半农对女性的尊重还表现在他从未歧视任何身份的女性。当时已经是北大教授的刘半农有一次要进行一个采访,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要采访的对象居然是赛金花!
![]()
赛金花是清末民初的名妓,然而刘半农却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份而对她产生看法,他只是客观地去对她进行采访,拨开她身上的历史迷雾。
刘半农生于1891年,去世于1934年,虽然他只在人间停留了43年,但在这短短的一生中他收获了夫妻真情,还让“她”走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眼中。
参考信息:
东方文化周刊:文旅丨“她”在焦溪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大众日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