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图文 /林鸿东
数日前,笔者曾介绍过一张由新加坡华人王予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欧厝老照片,画面定格了"走街仔仙"白山龙在佛祖宫庙埕"打拳卖膏药"的场景。这位安溪籍江湖艺人的活动范围并不限于欧厝,其足迹遍及同安乃至整个闽南地区,与其齐名的尚有黑脸堂、孤线弦夫妇等民间艺人。
据悉,白山龙出身安溪走街仔仙世家,其兄白玉山同操此业,兄弟合称"双白",然白山龙声名尤著。有传闻称其娶彭厝女子为妻,但关于老照片中主角身份,尚存争议——或为白山龙本人,或为其兄白玉山,亦可能是其儿子。若有读者收藏其真实影像,恳请惠赐为盼。
所谓"打拳卖膏药",系以武术、戏法、耍蛇聚拢观众,穿插兜售膏药、蛇药、塔糖及行军散的市井营生。有人给我发来白山龙行军散的照片,瓶身上注明“白山龙消化行军散”字样及蛇形商标。这种市井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盛行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渐次式微。
白山龙兄弟也经常去刘五店三岔路口 走街,有位刘五店人曾回忆道:
“这些打商的正式表演之前先要敲着锣走街串巷吆喝,言说今日某某来到贵宝地,晚上六点借 车路头 三岔路口一用,打商卖膏药,希望各位乡亲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云云。------ 那时来刘五店“打伤卖膏药”最频繁的当属 白山龙 与白玉山(据说两人是兄弟)两个团。那时乡下电视仍未普及,文娱活动匮乏,二白俨然是最火的明星,没有人知道谁是刘德华,却没人不知道这二位。------ 杂耍、变钱、变珠子这些都是暖场节目,我最喜欢看的是压轴戏——放蛇。------ 所卖的药现在仍记得名字的一个是鹧鸪菜,是打蛔虫的。另一个是 行军散 ,号称能治百病。------ 那些 用步数命名的蛇究竟长什么样现在已经记不真切,唯有威武挺立着的眼镜蛇和慵懒盘人脖颈上的大蟒印象尚清晰,它们无一不比见人就逃的水蛇威风。演出的最后仍旧是卖药,小伙伴们便都在这时散场了,带着各种回味,各种怅然若失……”
写到这里,在读者的印象中,白山龙仅仅是一位曾经红火的安溪江湖艺人,一度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在调查白山龙的资料时,意外了解到了他有个徒弟在海沧,姓名为李良赞。
李良赞十五岁到安溪拜白山龙为师,三十四岁回家。白山龙给爱徒李良赞取了一个艺名叫“李保山”,意为“保护山龙”。在李良赞眼中,师父并非一般的江湖术士,而是德高望重的武士大师、民间医师,其最为了不起的本领是治疗蛇伤的医术与草药知识。
艺成归来后,李良赞在海沧开设了一家小小的蛇伤诊所,成为海沧远近闻名的蛇伤专家。2010年,李良赞的闽南蛇伤疗法被列入厦门市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并因此成为区级传承人,其实也是厦门唯一的蛇伤疗法传承人。 如今,他的青草园里种植着多达上百种的治疗蛇伤的青草药,他还把小诊所改成了“闽南蛇伤疗法非遗传习中心”。
李良赞的转型,折射出传统走街艺人的当代蜕变——当市井卖艺难以为继,他们选择以更专业的姿态延续技艺。
江湖路远,传承未绝,只是换了人间。
![]()
![]()
疑似白山龙照片
![]()
白山龙徒弟李良赞
![]()
白山龙徒弟李良赞
![]()
白山龙徒弟李良赞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