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ivate 宣布:⾃ 2025 版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统计 2024 年数据)起,所有被撤回论⽂的引⽤将被彻底剔除出期刊影响因⼦(JIF)计算的分⼦,⽽撤稿论⽂仍计⼊分⺟ ——这意味着凡是曾⼤量从撤稿论⽂获得“顺带”引⽂红利的期刊,其分数将被双重稀释,排名可能下滑;
![]()
对学科 TOP10 梯队来说,⼀两篇⾼被引撤稿就⾜以决定是否掉队,尤其在“热⻔却⾼⻛险”的⽣物医学、材料及环境科学领域。
JCR 2025 新政要点
- 政策核⼼:剔除“向撤稿⽂章引⽤”与“来⾃撤稿⽂章的引⽤”两部分,引⽂⾃此永久失效。
- 处理⽅式:剔除仅影响分⼦,分⺟仍保留撤稿数,确保透明并放⼤撤稿惩罚效应。
- 官⽅动机:近年来撤稿量上升、撤稿周期缩短,Clarivate 希望前置防范“延迟撤稿”对JIF造成的系统性扭曲。
- 技术配套:Web of Science 2025 年起在检索层⾯默认过滤“Retracted Publication”。
为什么要“连根拔掉”撤稿引⽤?
学界已观察到撤稿率由 0.02 % 升⾄ 0.2 %的⼗倍增⻓,⽽且⾼影响因⼦期刊往往撤稿更多、波及更⼴ —— ⼀篇被引千次的撤稿⾜以在指标上留下⻓期阴影。
Clarivate 统计,2024 版 JCR 约 4.6 百万有效引⽂中仅 0.4 % 来⾃撤稿⽂章,但随着撤稿提速,这⼀⽐例未来或指数级增加,必须及早“断流”。
![]()
影响⼏何:公式推演与量化示例
JIF新旧计算公式对比:
![]()
假设期刊 A 近两年共 1 000 篇⽂章,其中 3 篇被撤(保留在分⺟)。原分⼦ 10 000 次引⽤,其中 600 次源于撤稿或指向撤稿。
- 旧 JIF =10 000 / 997 ≈ 10.03
- 新 JIF =9 400 / 1 000 = 9.40(跌幅 6.3 %)
若该期刊原本位列其学科第 9 名,⽽第 10 名 JIF 为 9.6,则新政后将直接跌出 TOP10。
多学科领域影响分析
不同学科领域撤稿频率及引文特征差异较大,新政策对各领域期刊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文献统计表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撤稿比例最高(与数据造假、伦理违规、同行评议欺诈等问题密切相关),其期刊通常承载大量高引用论文。
![]()
例如,肿瘤学杂志《Oncogene》在2025年4月集中撤回15篇由同一作者完成的早期论文。其中一篇2004年发表的论文曾被引用71次;这一系列撤稿发生在2025年,因此不会影响2024年JIF,但从2026年起,后续发表论文对这批被撤稿文献的引用都将不再计入JIF。
![]()
总体而言,由于生命科学期刊通常论文发文量和引用量大,个别撤稿造成的JIF变化相对有限,但仍可能影响同领域声誉。
例如,过去高影响力期刊往往伴随更高的撤稿率(Casadevall等发现高IF期刊撤稿倾向更高),新规则可能促使这些期刊更加谨慎审查。
![]()
工程与技术学科(尤其电子、计算机工程等领域)历史上也存在较高的撤稿率。这些领域的顶尖期刊发表论文量大但引用速率较快,若个别热门论文被撤稿,相关引文快速增长前已完成的引用将被剔除,可能导致期刊JIF回落。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亦类似。
另一方面,环境科学近期出现了典型案例:Elsevier期刊《Chemosphere》2024年就因一系列操纵审稿、利益披露和数据造假事件被撤销多篇文章(仅2024年12月就撤稿8篇,发表60余篇关注通报),最终被科睿唯安从索引库中移除,导致该刊2023年8.1的影响因子被取消。
![]()
![]()
如果仅考虑新规的话,这些撤稿意味着该刊的JIF将大幅下降或取决于部分已存在的引用被剔除,影响其排名和声誉。
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撤稿相对罕见,因此新规对这些领域的期刊影响很小;相关期刊JIF主要受研究评价体系和学科引用行为影响。
总体而言,新规的直接效果会在高撤稿率行业更明显(如生物医药、某些工程领域),而低撤稿率的学科几乎不受冲击。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后各学科的JIF排名可能发生轻微调整,具体影响还需结合各领域撤稿案例和引用统计综合分析。
不同期刊类型受冲击程度
1. 顶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 NEJM等):
这类期刊虽不时出现撤稿案例,但其发表量大、引用基数雄厚,即使剔除少量撤稿引用,对JIF影响相对有限。例如Nature杂志偶尔撤稿但其每年被引用数以百万计。此外,高度重视声誉的顶刊通常拥有严格的伦理审查流程,新规更突显了它们追求“可信度优先”的立场。但需要注意Casadevall等研究表明,高IF期刊撤稿几率偏高,故顶级期刊仍需强化审查以避免声誉受损。
2. 新兴期刊:
新设或发展中的期刊通常发表量较小,若发生撤稿,由于分母基数低,每篇撤稿论文带来的影响因子下降更为显著。比如某新创刊仅年产几十篇论文,1篇撤稿就占据分母较大比例,还让相应的引用计数归零,这会导致IF陡然下滑甚至跌出某学科分区。对新刊而言,这意味着在选题和审稿时需格外慎重,以免因一两起不端事件对期刊评价造成毁灭性打击。
3. 边缘Q1/Q2期刊:
这类期刊常处于分区门槛附近,影响因子上浮或下滑几个百分点就可能跨区。撤稿引用被剔除对它们冲击更大:少量撤稿也可能使原本勉强维持Q1的杂志降至Q2,甚至影响机构评价时的期刊选择。
另一方面,这类期刊往往学科较窄,互引现象可能更明显,新规中被动纳入撤稿文章分母会放大这一惩罚效应。例如,某边缘工程期刊若在两年内发表20篇论文,其中有2篇被撤稿,则JIF分母保持20,但计入引用可能变为18篇的贡献,理论上IF数值就被削弱10%以上。期刊编辑需特别注意防范低质量投稿,维护发表内容的可靠性。
综上,不同期刊类型所受影响不均:大刊影响相对温和且更看重公信力,小刊/新刊则风险最大,分区边缘期刊面临跌级风险。
针对前述情况,研究者和期刊方都需调整策略:研究者宜选择尽量避免发表在高风险小刊,而编辑部需加强审稿与伦理规范,以减少撤稿概率。
研究者的投稿与引用策略
面对新政,研究者在选刊和引用时应更加谨慎。
一方面,应杜绝引用撤稿文献:引用前检查文献是否已撤销是基本规范。ICMJE推荐将PubMed视为撤稿信息权威来源,作者可用检索词“retracted publication[pt]”查询被撤稿的文献。此外,可利用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或CrossRef等第三方资源核实文献状态。若发现引用中包含已撤稿论文,应及时替换为其他可靠文献。对于尚在接受出版的稿件,投稿前再次确认参考文献完整性。学者还应关注动态:若目标期刊近期有多起撤稿、批评或关注通报,这可能预示审稿流程或文章质量问题,需谨慎评估其信度。可以查看Retraction Watch上该期刊的分类页面或相关报道,了解其撤稿历史及背后原因。
另一方面,在期刊选择上,研究者应综合考虑期刊声誉与风险。优先选择有严格同行评审、明确伦理政策的期刊,以降低发表后的不确定性。对于追求高影响力的论文,建议避免针对审稿质量存在争议的新兴刊物;可以关注已纳入知名索引机构(如SCI/WoS核心集)的期刊,以及具有COPE或DOAJ认证的开放获取期刊。一些研究表明开放获取文章可能获得更多引用,因此若条件允许,可选择具备开放许可的优质期刊。此外,学者还应借助多种期刊评价指标辅助决策:比如Clarivate的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 (JCI)提供了跨学科的期刊引用影响力对比,以及影响因子百分位等相对指标,有助于判断期刊在同领域的地位。合理利用这些指标及期刊的公开信息,可降低因撤稿引用导致的意外风险。
在撰写与投稿过程中,也应注意自身研究的透明度和可复现性:公开数据、提供方法细节、正确署名和利益披露等良好实践,有助于降低论文被撤稿的可能,间接保护自己和出版物的信誉。总之,面对JIF计算规则的变化,作者需提升警惕、加强验证,制定审慎的选刊与引用策略,确保所参与的研究成果稳健可靠。
其他评价指标及替代策略建议
鉴于影响因子计算的调整带来一定震荡,作者和编辑均可考虑参考或利用其他科研评价指标,以形成多元化的期刊评估体系。
首先是Clarivate的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 (JCI):该指标对不同学科发表量和引用率进行归一化,1.0代表期刊论文在本领域的平均被引水平。与两年JIF不同,JCI采用三年发表窗口,且累计后期引用,能平滑短期波动,更好地比较跨学科期刊影响力;对含有撤稿引用影响的期刊,JCI同样会剔除撤稿引用而包含所有文章,但因其统计范围更宽广,短期内的影响也更缓和。
其次是影响因子百分位:Clarivate JCR提供期刊在所属领域中的排名百分比,该值与绝对IF相比,不受领域平均水平变化的影响。若某期刊因撤稿导致IF下降,只要相对排名保持稳定,说明其学术地位依旧坚实。编辑部可在官网展示期刊的各学科JIF百分位等信息,使评价更具参考价值。
此外,应关注开放获取指标。Clarivate在JCR期刊概况中标注了OA文章比例,并提供图表展示开放模式论文对引文的贡献情况。研究表明开放获取论文往往获得更高曝光度和被引量,因此作者投稿时可将期刊的OA政策纳入考虑,编辑也可通过增加开放内容(如设立开放获取选项、丰富交叉链接)提升期刊整体影响力。其他出版商数据如Scimago Journal Rank (SJR)、Scopus CiteScore、Eigenfactor等,也可作为参考,这些指标或基于更长引用期、或考虑引文来源权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单年度撤稿事件的影响。
最后,作者和机构可利用Altmetrics(社会媒体影响指标)等来补充传统计量指标,用以评估工作对学术社区和社会的即时影响。这些多元指标体系能够帮助研究者和期刊在JIF波动时更全面地判断学术质量和影响。综上,建议利益相关方不应仅盯着影响因子数字,而要结合JCI、JIF百分位、开放获取统计以及其他替代指标,采取多指标评价策略,以降低单一指标调整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Clarivate 新政虽然仅剔除了极小比例的撤稿引用,但对学术出版界的影响深远。研究人员应据此修正选刊和引用行为,编辑部亦需加强科研伦理建设和流程透明度,多角度展示期刊价值。通过上述策略的调整,可最大程度平稳过渡至新的评价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术规范与信任。
如需“学术研究实施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PDF文件,s可获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