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错误的洗碗方式,增加患癌症的风险!5个坏习惯,现在改还来得及

0
分享至

有人图省事,吃完饭的碗筷堆在水槽里泡上大半天,攒够了才一起洗。

有人觉得洗洁精放得越多越干净,甚至要用钢丝球来刷碗才安心。

还有人吃完饭顺手随便冲冲、抹抹就完事。

你可别小瞧了洗碗这个家务活儿,错误的洗碗习惯,是会给健康埋下“定时炸弹”的,甚至可能招来癌症。



今天,就与大家聊聊几个错误的洗碗方式,这些坏习惯你得赶紧改。

错误的5个洗碗习惯可能致命。

刷碗海绵长期不换

洗碗海绵是非常脏的,是家里的 “细菌重灾区”,洗碗海绵里挤出来的脏水,细菌数量比马桶还多。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刷碗海绵上面寄生的细菌种类竟多达 362 种。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在每立方厘米的微小空间里,密密麻麻挤满了 540 亿个细菌,这数量,比地球上所有人口总和的 6 倍还要多!



刷碗海绵就是一个天然的细菌 “培养皿”,比实验室专业设备培育出的微生物种类还要丰富,其中,有不少有害病菌潜藏其中。



为什么刷碗海绵会成为细菌的 “温床” 呢?

这是因为刷碗海绵疏松多孔,在洗碗过程中,食物残渣、砧板和水槽上的细菌,碗筷本身携带的细菌,会通过接触转移到海绵上。

而且,海绵里大小不同、相互独立的孔洞,就像一个个 “小房间”,为不同种类的细菌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在里面 “肆意繁殖”。



刷碗海绵有这么大的隐患,该怎么办?

正确的方式是:

  1. 1 - 2 周便更换一次刷碗海绵。
  2. 用一次性厨房抹布代替,洗完直接扔了。
  3. 用洗碗机。



洗洁精直接挤在碗上

有些人手脚麻利,三泵洗洁精直接挤在碗上,还自认为这样清洁效果会更好。

这种做法洗碗很高效,但是,很容易造成洗洁精用量超标,不仅浪费洗洁精浪费水,还很难彻底冲洗干净。

清洗时需要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才能去除残留,这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洗洁精随着污水排放,进入水循环系统,对水体生态也会造成污染。

再者,冲洗不彻底,残留在碗碟上的化学物质,会在吃饭时随着食物进入人体,长期积累下来,危害不容小觑。



正确的方式是:

洗碗前根据碗碟数量滴入几滴洗洁精在兑了水的盆里,然后轻轻搅拌让它充分稀释后,再来洗碗。



食物残渣不先冲干净就洗

脏碗碟里面还有很多食物残渣,也不先将它冲一下,就放在盆里一起洗,这样做洗不干净。

用洗碗机也是一样,先要把食物残渣冲干净再放入洗碗机内,不然,喷淋臂就会被食物残渣堵住。



正确的方式是:

黏在碗边的米粒、附着在碟底的酱汁,菜叶,都要先冲洗一遍再来洗碗。



碗洗后叠罗汉式摞着放

很多人喜欢将洗好的碗叠罗汉一样摞在一起放,这样看起来很规整,又节省空间。

但是,碗这样放不通风,碗底还积有很多水,很容易滋生细菌。



正确的方式是:

碗碟要立起来分开一点放,两个碗之间有一些空间,让它们能够透气,这样碗碟容易沥干,也不容易滋生细菌。



餐具不消毒

有些家庭的碗筷从不消毒,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就喜欢那些从不消毒的人。

这些病菌会在餐具上悄悄繁殖,让人容易得上急性肠胃炎,又吐又拉,最怕的是,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还和慢性癌症有关,长期下去,健康风险越来越大。



正确的方式是:

  1. 买台专用消毒柜,碗筷高温烘干消毒后,直接放里头当碗篮用,这样随用随取方便。
  2. 定期煮一大锅开水,将碗筷洗干净后放进去煮15-30分钟,也能起到消毒作用。



厨房中还有以下这些卫生习惯一定要注意:

1. 冰箱每月做一次大扫除:用清水+洗洁精+小苏打把冰箱抽箱和隔板等里里外外全部清洁一遍,尤其注意清理密封条上的黑霉。

2. 生熟食分开放:冰箱里的食物生熟食要分开,不然容易交叉感染,用保鲜袋密封好,生食放下面,熟食放上面。

3. 木菜板用完要晾干:菜板用完清洗干净后,悬空挂好,透气晾干才不容易发霉。

4. 有条件装个洗碗机:碗筷可以高温蒸汽消毒,还能解放双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53:50
严惩不贷!30年老店,老板竟放毒!四川某知名“毒凉糕”,已逮捕

严惩不贷!30年老店,老板竟放毒!四川某知名“毒凉糕”,已逮捕

毛起吃
2025-09-19 08:29:47
完了!《731》首波口碑出炉,五星好评屈指可数,一星满屏皆是

完了!《731》首波口碑出炉,五星好评屈指可数,一星满屏皆是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9-18 14:06:06
高飞任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

高飞任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

澎湃新闻
2025-09-19 14:10:29
南航最年轻班子成员高飞“空降”东航担任“二把手”

南航最年轻班子成员高飞“空降”东航担任“二把手”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35:58
特朗普计划重新夺回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并硬扯中国,外交部回应

特朗普计划重新夺回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并硬扯中国,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15:30:07
收到中方好处,波兰突然翻脸,继续卡住中欧班列,除非满足一条件

收到中方好处,波兰突然翻脸,继续卡住中欧班列,除非满足一条件

文雅笔墨
2025-09-19 13:25:24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界面新闻
2025-09-19 20:01:39
反转!氢氟酸夺命后续:家属撒谎事发非散步,更多内幕曝光

反转!氢氟酸夺命后续:家属撒谎事发非散步,更多内幕曝光

以茶带书
2025-09-19 13:02:43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不掉线电波
2025-09-19 19:40:49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清晖有墨
2025-09-19 09:38:19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医诺维
2025-09-19 11:55:55
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拘留

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拘留

鲁中晨报
2025-09-19 16:45:03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科技堡垒
2025-09-19 11:12:47
真正的社会底层是啥样?网友:本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读了几年书

真正的社会底层是啥样?网友:本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读了几年书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7 00:10:10
主观恶性极深,黄某、陈某,核准死刑!

主观恶性极深,黄某、陈某,核准死刑!

鲁中晨报
2025-09-19 15:17:32
一部 iPhone 17 Pro 撕开全球贫富遮羞布!卢森堡3天工资 vs 印度160天血汗

一部 iPhone 17 Pro 撕开全球贫富遮羞布!卢森堡3天工资 vs 印度160天血汗

EETOP半导体社区
2025-09-19 09:39:07
中方连开三枪,抛257亿美债,封杀美芯片,马斯克:美基本没救了

中方连开三枪,抛257亿美债,封杀美芯片,马斯克:美基本没救了

回京历史梦
2025-09-19 17:00:57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抽象派大师
2025-09-17 14:41:51
中俄免签是好事,但有个问题不解决绝对不行

中俄免签是好事,但有个问题不解决绝对不行

喀秋莎大世界
2025-09-18 22:18:00
2025-09-19 21:19:00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incentive-icons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16年的装修设计施工经验,五年自媒体家居博主,专注于装修领域的技巧解析
1232文章数 9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艺术
教育
亲子

IGN《仁王3》制作组访谈:通关流派任君挑选!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初中补了3年课,高一就露馅了”,家长晒女儿分数,看清了现实

亲子要闻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巨野:全国爱牙日 义诊送健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