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廉是将西医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方法引入我国的第一人,他的手术刀下,诞生了很多我国耳鼻喉科历史上的“第一次”。1941年、1952年,他分别在成都、上海参与创办了解放前、后国内第一所眼耳鼻喉科医院。他是复旦上医16位国家一级教授之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创院院长,上海公济医院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胡懋廉儿时立志学医,1921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国立医学专门学校,后转入协和医院任耳鼻喉科医生。1931年,他获得去哈佛医学院进修的机会。归国之际,胡懋廉把身上的钱都换成参考书籍、教学标本和器材,以致下船时已身无分文。美国教授的秘书感慨:“像你这样有雄心的中国人我还从未见过。”
南京沦陷,胡懋廉在成都从医十年,办医院、带学生,历经战火,但知识分子的风骨不以时移。胡老教育子女不要贪图享受,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服务。他的四位子女中,三位去了西北、东北、安徽,只有大女儿因体质较差留在了上海。
这名严苛的医者十分爱才惜才。许多医学名家出其门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泗长就是胡老的学生,他在自传里说:“与其说,姜泗长选择了耳鼻咽喉科事业,倒不如说我选择了胡懋廉这样一位为人厚道、学识渊博的老师。”
1971年,72岁的胡懋廉因病离世。走在记录胡老生命印记的展厅,感受到这位大先生对事业和生命的热爱。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为这个展览定名“音犹在耳”,敬意之呈,希冀后辈感其德,承其志。
原标题:《曾在协和行医、后留学哈佛,他的雕塑为啥摆在鼎鼎大名的上海五官科医院里?》
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闻佳 张菲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