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明显咽不下这口气,145万大军收到新命令,中美斡旋失败?——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印度嘴上喊停火,身子却很诚实地在磨刀。
别看莫迪政府签了停火协议,转头就憋着劲儿给全军下备战令,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输不起"三个字刻脑门上了。
咱今天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印度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先说这"咽不下气"的导火索。
从5月初印巴开打,印度就一路挨揍——偷袭巴方折了5架战斗机,无人机大战被击落84架,自家王牌S-400防空系统还被巴基斯坦反手掀了锅盖,15亿美元直接打水漂。
换成谁都得急眼,更何况是自诩南亚霸主的印度?更气人的是,这仗打得让印军底裤都露了:论纸面数据,印度145万现役部队、海量坦克战机全面碾压巴基斯坦,结果实战中硬是被巴军当靶子打。
这反差就像氪金玩家被平民玩家吊打,搁谁都得气到摔键盘。
所以这145万大军的新命令,说白了就是印度在找补面子。
别看国防部发言人拉古·奈尔把停火协议挂在嘴边,转头就让海陆空三军进入战备状态,这明摆着是"嘴上讲和、暗地磨刀"。
边境上小规模冲突压根没停过,双方隔三差五就互喷对方违反停火——印度说巴方无人机越界,巴方反手就晒出击落印度无人机的残骸。
这种"边打边谈"的戏码,像极了两个熊孩子刚被家长拉开,背过身又互相吐口水。
要说中美斡旋失败?这事儿得看从哪个角度说。
中国外长王毅两头打电话劝和,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带着副总统万斯连轴转调停,表面看确实促成了停火。
但印度转头就翻脸不认账,非说停火是巴方求来的,跟中美调解没关系。
这骚操作就像请客吃饭的中间人,结果被客人掀了桌子还嫌你多管闲事。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这死要面子的做派,倒也不是完全没效果——至少让国内鹰派听着顺耳,顺带把军改拖延的锅甩给了"外部势力干预"。
但印度这波备战令,说到底还是打肿脸充胖子。
别看莫迪政府嚷嚷着要军事改革,实际上印军的老毛病根本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就说那个6000人的陆军司令部,正经军人只有2000,剩下全是文职官僚——这种衙门式管理,打起仗来能不乱套?再加上武器装备七拼八凑,俄制S-400配法国阵风,后勤保障跟串稀似的,也难怪实战中被巴军体系化作战按在地上摩擦。
现在印度这操作,像极了考试不及格还嘴硬的学生。
明明被巴军教做人,偏要摆出随时能找回场子的架势。
莫迪政府心里跟明镜似的——真要全面开战,先不说核战风险,光是弹药储备就够喝一壶。
俄乌冲突把全球军火市场搅得底朝天,印度现在想买炮弹都未必找得到卖家。
所以别看145万大军听着唬人,真要拉上前线,怕是连后勤卡车都凑不齐数。
说到底,印度这通操作就是三碗面:要面子、撑场面、甩锅面。
既想在国际上维持"南亚霸主"人设,又得安抚国内嗷嗷叫的民族主义情绪,顺带把军事失利的锅甩给"境外势力干预"。
不过话说回来,中美这次虽然面上被印度打了脸,但长远看未必是坏事——印度现在越嘚瑟,越显得巴方在克制;印军越折腾,越暴露自身短板。
这戏码再演下去,怕是要从军事闹剧变成政治喜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