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管瘤属于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大多数类型的血管瘤不会消退,具体是否消退、消退程度与时间,需根据血管瘤类型、生长部位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有部分婴幼儿血管瘤消退后可能残留皮肤松弛或色素沉着等问题。
我们通常将血管瘤分为3个风险等级:高风险、中度风险和低风险。
高风险的血管瘤
包括眼周、口周、鼻周、咽喉部、会阴部等。比如:
1.眼周的血管瘤增大可能压迫眼球,甚至会往眼底生长,从而影响眼睛的发育,出现弱视、散光、青光眼等,也影响美观。
2.口周的血管瘤在吸奶时容易摩擦导致溃疡、遗留疤痕影响美观。
3.鼻周血管瘤容易增生影响呼吸或者吸奶困难。
4.咽喉部特别是声门下血管瘤容易阻塞气道危及生命。
5.会阴部血管瘤容易因护理不当出现糜烂溃疡,且大便里面含有大量细菌,容易感染加重溃疡。
中度风险的血管瘤
包括面颊、手足、皱褶(颈部、腋窝、腹股沟)部位的血管瘤,这些部位的血管瘤容易反复摩擦出现糜烂溃疡,留有疤痕。躯干和四肢>5cm的血管瘤也归为中度风险。
低风险的血管瘤
一般指躯干和四肢<5cm的血管瘤,但是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炎热,很容易出现破溃出血感染等一系列的问题。
给家长的小贴士
1.仔细观察
在发现婴儿血管瘤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宝宝血管瘤的面积形状,可适当进行记录,如发现血管瘤早早就有扩大现象就要及时进行治疗。一般是建议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在发现初期进行检查就诊。
2、注意饮食
保持正常饮食,保证营养充足。身体必要的营养“缺”不得,但也不必盲目进补或忌口。婴儿血管瘤虽然是一种先天血管发育畸形导致的,随着瘤体逐渐增大,可能造成皮肤性状改变,预后局部后遗症明显。因此,对于婴幼儿血管瘤,不能被动等待,要做好风险把控,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选择血管瘤合适的治疗方式和时机。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科普文章和视频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所有,若有侵权请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