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果祖国需要你参军保卫,知道去了一定会牺牲,你还愿意去吗?

0
分享至

“如果明天就要上战场,去了必死无疑,你还敢去吗?”

这个问题,像一把锋利的刀,瞬间剖开了无数人的内心。

和平年代,我们习惯了刷手机、点外卖、追剧、吐槽生活压力,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如果战争爆发,我们是否愿意用生命去捍卫脚下的土地?

有人说:“我肯定去!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也有人说:“我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去送死……”

今天,我们不谈大道理,只讲真实的故事和人性。

那些“明知必死,仍然赴死”的真实历史

1. 抗日战争中的“死士”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

姚子青营,600名官兵死守宝山,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

战前,有人问姚子青:“守得住吗?”

他回答:“守不住也得守,这是军人的本分。”

他们不知道会死吗?

当然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去?

因为身后是千万同胞,退一步,就是家破人亡。

2.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碉堡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董存瑞所在的部队遭遇敌军坚固碉堡的阻击。

他知道,如果自己去炸碉堡,必死无疑。

但他依然冲了上去,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他最后喊出的话是:“为了新中国,冲啊!”

3. 抗美援朝,冰雕连

长津湖战役,零下40℃。

129名志愿军战士冻死在阵地上,至死保持战斗姿势。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刚刚参军的年轻战士,有的甚至没来得及开一枪。

他们不知道会冻死吗?

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埋伏?

因为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整场战役的胜利。

现代军人的回答:如果明天就要上战场,你会害怕吗?

曾采访过几位现役和退役军人,问他们这个问题:“如果明天就要上战场,而且你知道去了就回不来,你会去吗?”

他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

“会。”

但紧接着,他们补充道:

“但我会害怕。”

是的,军人也是人,他们也会恐惧,也会留恋家人和生活。但他们的职业决定了,当祖国需要时,他们必须站出来。

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中,4名解放军官兵牺牲。

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独自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怒吼:“不想打仗就滚!”

战士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在增援时壮烈牺牲。

他们不知道自己可能会死吗?

他们知道。

但他们依然顶了上去。

一位特种兵坦言:“我们平时训练,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顶上去。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怕不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完成任务。”

普通人会怎么选?街头采访的震撼回答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街头采访,记者随机问路人:“如果国家需要你上战场,但你知道去了必死,你会去吗?”

一位中年大叔(沉默几秒):“说实话,我怕死,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会去。”

一个大学生:“我可能会犹豫,但如果国家真的需要,我愿意。”

一位外卖小哥:“我家里还有老人孩子,但要是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不去也是死,不如拼了。”

一位年轻女孩:“我可能不敢,但我敬佩那些敢去的人。”

一名退伍老兵:若有战召即回!我是退伍军人会义无反顾投身到国家的战斗中去,保家卫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最让我震撼的,是另一个退伍老兵的答案:“我当过兵,我知道战场有多残酷。但如果国家需要,我还会去,哪怕明知道会死。”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

还有人这样说:

这个回答就有点阴阳怪气在里面了。

有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谈牺牲太遥远了。”可去年重庆山火中,22岁的摩托车骑手吴朴慧连续奔波19小时,最后累到呕吐仍不肯下火线;河南暴雨时,退伍军人杨峰用肩膀顶起落水者,自己却被洪水卷走。这些普通人用行动证明:和平年代的牺牲,从来不是板上钉钉的死亡预告,而是随时准备挺身而出的自觉。

在新疆喀什的边防哨所,我见过一位年轻的士兵。他的日记本里写着:“妈妈,今天巡逻时看到一只狼,它的眼睛绿幽幽的,像极了咱家羊圈里那盏煤油灯。”这个把孤独写成诗的男孩,每天要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走30公里,脚掌磨出的血泡结了痂又磨破。当被问起“怕不怕”时,他指着远处的界碑说:“你看,那上面的‘中国’两个字,比我的命重要。”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疫情期间,全国4.2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1.2万名是“90后”;凉山森林大火中,27名消防队员用生命诠释“逆行者”的含义;加勒万河谷冲突中,陈祥榕烈士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些年轻人用热血证明:和平年代的牺牲不是抽象的哲学题,而是具体到每一次挺身而出,每一次逆向而行,每一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如果去了就回不来,你还愿意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个中国人都该思考。

也许今天的我们不必真的面对战火,但我们应该明白——这个国家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总有人在关键时刻选择牺牲。

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更怕这个国家倒下。

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界面新闻
2025-11-12 12:13:33
11月13日全运会乒乓赛程!单打1-4决赛对阵时间

11月13日全运会乒乓赛程!单打1-4决赛对阵时间

老脸科普君
2025-11-13 03:30:23
何猷君也没想到,自己63岁的大姐何超琼,竟还能再为赌王家族争光

何猷君也没想到,自己63岁的大姐何超琼,竟还能再为赌王家族争光

妙知
2025-11-12 15:41:16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国足风云
2025-11-12 11:27:04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增肌减脂
2025-11-03 16:49:45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2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丰谭笔录
2025-11-12 00:12:49
日本最怕的事来了!高市早苗拒不道歉,中方联大直接为琉球正名

日本最怕的事来了!高市早苗拒不道歉,中方联大直接为琉球正名

壹知眠羊
2025-11-12 21:15:14
中方: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中方: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政知新媒体
2025-11-12 15:48:01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声明:妄图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恶劣行为,将与之斗争到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声明:妄图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恶劣行为,将与之斗争到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5:52:09
特朗普外交逻辑大翻转

特朗普外交逻辑大翻转

陆弃
2025-11-13 08:50:03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我外交官“斩首”二字,把欧洲议会吓得不轻,立马与“台独”切割

我外交官“斩首”二字,把欧洲议会吓得不轻,立马与“台独”切割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13 07:30:24
全运会男足落幕!诞生3个赢家,4个输家!湖北队、广东队位列其中

全运会男足落幕!诞生3个赢家,4个输家!湖北队、广东队位列其中

球场没跑道
2025-11-12 22:51:01
世界各国都在拒签印度签证,印度人醒悟了,可醒悟后更疯狂

世界各国都在拒签印度签证,印度人醒悟了,可醒悟后更疯狂

以茶带书
2025-11-12 18:21:48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混沌录
2025-10-29 20:22:14
广东重磅引援!全运决赛3中0+0分,杜锋失算了:还不如徐昕王少杰

广东重磅引援!全运决赛3中0+0分,杜锋失算了:还不如徐昕王少杰

南海浪花
2025-11-13 08:16:19
缅怀|刘道玉:自古以来只有官员拜见学者,没有学者拜见官员的道理

缅怀|刘道玉:自古以来只有官员拜见学者,没有学者拜见官员的道理

霹雳炮
2025-11-12 20:23:49
货车司机回应将7.8吨猪脚送到河南:有纠纷不想送了

货车司机回应将7.8吨猪脚送到河南:有纠纷不想送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2 17:39:48
2025-11-13 09:32:49
热风追逐者 incentive-icons
热风追逐者
处之坦然,风雨不变
17830文章数 194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美国次级车贷违约率创历史新高

科技要闻

月之暗面“内涵”奥特曼:钱不知道怎么烧的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时尚
旅游
亲子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旅游要闻

人均花销200+住进沪郊民宿酒店,吃住玩全包的银发套餐能火吗?

亲子要闻

离手的水不能喝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