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观时评|为什么“一块银元也没少”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毛泽民烈士的英名,我们今天仍然铭记在心。

不少读者记在心里的,会是他在新疆在军阀盛世才屠刀下的英勇牺牲。其实毛泽民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就担任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首任行长,这个“红色大管家”,手里管的可是苏区和红军的一大半“家底”啊!尤其可歌可泣的,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的整整一年多中,国家银行的全部“家底”,由毛泽民行长亲自组建了一个“十五大队”,靠一条扁担两个肩膀转移,二万五千里的艰苦长征,参加长征的14名苏维埃国家银行干部就牺牲了6人。

这里就有湘江战役中倒下时还将公家的银票包扎在身上的主任,有陷入草地沼泽的最后一刻拼死将保管的最后一袋银元托起交给伙伴才咽气的管理员。奇迹般的是,从江西出发直到陕北,历经两万五千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全部财产,除了长征路上的正常开支,一文不少地到达了延安,“一块银元也没有短少”,更不要说在常常粮尽援绝的困苦中,谁也没去“碰一碰”那苏维埃的财产、那红军的“家底”了!

为什么时隔近百年,我们又要来忆述毛泽民同志的事迹,又要来讲二万五千里遥遥长征中“一块银元也没有短少”的“奇迹”呢?

这是因为我们今天许多行长恪尽职守管理着人民的“钱袋子”,却也有那么一些行长,管钱吃钱,监守自盗。那个管着巨大规模国有资产尤其是海量流动资金的赖董事长,不是因为受贿加贪污超过18亿之巨而走上了不归路吗?而他的“得力副手”,也是某金融机构负责人的白总经理,不也亦步亦趋,“管行吃行”,受贿11亿巨款,也跟着赖董事长去了他应去的地方吗?还有那个某大行的刘某人,从行长一直做到董事长,依仗融资贷款项目合同敛财早已过亿,“靠金融吃金融”,从中纪委的通报到法院的判决,点准了刘行长的要害。所以我们愈加要追忆毛泽民行长,追述长征路上国家银行的“一块银元也没有短少”的廉洁自守。

其实像这类肩上挑着满担银元,却“碰也不碰一下”的坚守,在一部党史军史中历历在目。

1934年秋,主力红军从于都开始长征,时任江西苏维埃主席的刘启耀留守苏区打游击,省委书记曾山将党的经费共13斤黄金交给刘启耀保管。刘启耀将黄金绑在身上,身着破衣烂衫,喝着冷水山泉,甚至一路行乞,就是“碰也不碰”身上绑着的黄金。直到数年以后,新四军到达了吉安,他才把13斤黄金分文不缺地交给代表组织的贺怡同志手中,让“党的经费”回到了党的手中!而“平江惨案”中牺牲的原湘豫赣省委书记涂正坤,在事发前曾将12两(老秤)黄金交给妻子朱引梅,告诉她这是组织的经费,一定要设法交给党。此后十多年来,朱引梅或流浪深山,或四处乞讨,就是“碰也不碰”身上的金子,直到1949年平江解放,历经劫难的她,才将这笔黄金交给县委书记齐寿良……

从亲手管着红军“家底”的毛泽民行长,到身上绑着黄金的革命先辈,从肩膀上挑着的“一块银元也没有短少”,到腰间绑着的黄金“碰也不碰一下”,说是“奇迹”胜似奇迹,论是美谈更胜佳话,更是今日的镜鉴,更值得共产党人尤其是那些钱财物“伸手可及”的同志深深反思和对照。

我们不能将这些远去了的故事仅仅当作惊叹和谈资,而忽视甚至忘记了它们深刻形象的现实针对性!

原标题:《上观时评|为什么“一块银元也没少”》

栏目主编:简工博

文字编辑:简工博

本文作者:凌河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2785文章数 7577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