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魏延,在演义虽然不是超一流猛将,但被多数人称之为蜀汉五虎将之下第一人。
其实这更多体现在五虎将相继凋零后,蜀汉人才短缺,魏延扛起了军事猛将的大旗。
从综合实力来看,魏延是实至名归的。
![]()
从纯武艺来看,魏延似乎也当得起五虎将之下第一人。
如果他与赵云死战,结果会是如何呢?是三十回合溃败,抑或六十合不分伯仲?
今日,且随笔者侃侃,一探究竟!
魏延战绩考:悍勇有余,顶级不足
![]()
欲论魏延武力,须先观其战功。演义中,魏延初登场便与荆州名将文聘鏖战一日未分胜负,足见其武艺与文聘伯仲之间。
后随刘备入川,虽自视甚高,却在汉中之战两度被庞德击退。原文写道:“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庞德何许人也?抬棺死战关羽之猛将。此战可见,魏延虽悍勇,却难入超一流之列。
![]()
至诸葛亮北伐,魏延与魏将张郃屡次交锋,互有胜负。张郃乃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虽不及张辽、徐晃威名赫赫,却以单挑五虎之四闻名。
魏延与之旗鼓相当,足证其武力稳居一流。然细究细节,张郃曾于宕渠山遭张飞伏击,竟能仓促间力战五十合不败,更显其临危不乱的硬实力。
反观魏延,面对马超堂弟马岱,十回合后竟被暗箭所伤。其定位恰似张郃、文聘,属“一流守门员”。
![]()
赵云之威:长坂坡神话与巅峰战力
赵云之勇,堪称演义天花板。
穰山突围,赵云三十合败张郃,枪挑高览,其锋芒之盛令人却步;长坂坡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曹营,斩将五十余员;汉水救黄忠,匹马冲阵如入无人之境,惊退徐晃、张郃两将。
![]()
然需辨明,赵云战绩多成于壮年。至北伐时期,赵云已年近六旬,武力难免衰退。天水之战,老赵云与青年姜维战平。
正因如此,若以巅峰赵云论,其枪法之迅疾、耐力之悠长,绝非寻常猛将可比。
魏延VS赵云:六十合之谜
![]()
魏延若战赵云,能撑几合?民间争论不休。
有言“姜维战平老年赵云,魏延更强,故可持平”,亦有云“穰山赵云三十合败张郃,魏延与张郃相当,必三十合溃败”。
然此二说皆失偏颇。
![]()
其一,不可忽视年龄变量。姜维战赵云时,子龙已非长坂坡之勇。若换作壮年赵云,姜维恐难撑十合。以此类推,魏延虽略强于姜维,亦难敌巅峰赵云。
其二,张郃战力需重估。张郃绝非“三十合即溃”之辈。穰山之战,赵云三十合败张郃,实因张郃打算守关截住赵云;反观宕渠山之战,张郃遭张飞伏击,仍能力战五十合,足见其韧性。故张郃真正实力,或可硬抗顶级猛将五十合以上。魏延既与张郃相当,则其战赵云,至少可坚持六十合!
![]()
更有深意者,张郃、魏延皆属“战术型”猛将——遇弱则猛攻,遇强则周旋。
赵云虽强,然魏延非莽夫,必以游斗拖延,而非硬拼。如此一来,六十合内,魏延或可保全。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赵云不会、或者说从不用暗器,魏延的弱点是容易中暗器。
因为,光明正大硬刚,魏延底气还是足够硬的。
![]()
结语
演义尊刘抑曹,对蜀汉武将多有神化。
赵云近乎“完美武将”的形象,是否掩盖了其极限?细察长坂坡之战,赵云怀抱阿斗,张郃追击时竟能将其逼入土坑。若非一道红光护体(阿斗真龙护体),赵云或已殒命。
此战暴露出:赵云虽勇,亦有破绽;张郃虽滑,却懂趁势而进。
![]()
同理,魏延若与赵云交手,必不会如颜良、文丑般轻敌冒进,反可能效仿张郃“且战且退”之策。
如此来看,六十合的预估,大抵还是比较合理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你认为魏延死战不退,能否和赵云来个六十回合的大战呢?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