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存款利率越低,去存钱的人反而越多?为什么现在存款期限越长,年化利率反而越低了呢?
这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你的钱可能真的更值钱了。前几天又降息了,我们应该继续把钱存到银行里吗?
就在前天,我们的央行出台了一系列大招,又是降准又是降息,把政策利率又下调了0.1个百分点。其实在去年10月,我们已经降过政策利率了,导致国内六大行也已经把存款利率全面下调了0.25%。目前,5年期存款利率只有年化1.55%了,而这次又降了0.1%,等于是宣告5年期存款利率跌破了1.5%的时代,真的已经来临了。
以前大家都在算,有多少存款就可以靠吃银行利息彻底躺平。要知道,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当时5年期存款利率是高于4%的,如果手里有300万的银行存款,一个月就可以拿到1万块利息,那吃喝绝对没问题,足够了。
但现在呢?同样的300万存银行,一个月利息只有4000块。而在15年的时候,大家没那么喜欢存钱,心里想的全是怎么买房炒股。其实到了2022年,居民存款才突然暴增的。我们这轮降息也是从21年年底开始的。这是巧合吗?
22年全年居民存款激增17.84万亿元,同比多增了7.94万亿元,创下了统计以来的新高。而22到24年,居民新增存款达到了惊人的50万亿,比之前5年总和要多得多了。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我们去年的GDP才130多万亿,而存款的主力军就是我们普通人。
为什么现在的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了,但银行存款却仍然在大幅增加呢?
利率越低,其实说明了你的钱更值钱了,也变相说明搞投资,也就是想通过钱生钱的难度越来越大。虽然很多生活中的必需品这几年没有降价,但很多生活中的大物件确实明显降价了。
比如汽车,一款入门级合资车,4年前11万,现在希望当时不买,因为现在都可以买1.5辆了。而且银行存款利率高的时候,投资往往越容易,回报的反而可能更高。比如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银行存款利率都在10%以上,那时候1万块钱存一年至少有1000块。现在存1万,今年200块钱的利息都没有了,根本就没法比。
在那个年代,不少人都把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还觉得很满足。但实际上,那个时候光存钱吃利息真的太亏了,因为那是最好的投资时代,最该去做的是拿钱去投资,去创业,买房买股票,而不是存钱。
所以我们在决定是不是要存钱的时候,不能光想着利率是低了还是高了,到手的钱是多了还是少了,还得和周围做其他投资的人比一比性价比。比如00年在上海买房,起码都翻了十多倍了。当然,很多人肯定说不行,十多年前,很多人确实通过买公募股票基金赚了很多钱。而且那时候基金一发出来,都是需要摇号,要是中了以后才能买的,而且今天竟然还有限购措施。
其实说穿了,利率高的时候,说明投资市场很繁荣,做生意、投资买房买股、用钱生钱都很容易,工资上涨的速度也很快,所以钱并不值钱。而利率低的时候呢,就说明在这个时期,工资增长也不快了,想靠投资钱生钱,对于普通人而言,难度大了,风险也大了起来。普通人缺乏投资渠道,也就不得不更谨慎了。这时候大家也都更深刻地理解了,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钱也就相对更值钱了。
现在想通过投资赚超过定存的钱,就不得不花更多精力,找一个真正靠谱的投资机构来帮你投资,才能有好的回报。不是以前闭眼买基金的时代了。现在还有个情况,就是去银行存款,期限越长的存单,年化利率反而越低。其实从理论上来讲,去银行存5年,你应该比存一年利息要高,因为你选择五年定期,那么5年里面你的钱就不能动了,中途想拿出来买房炒股都会损失掉全部定期的利息。
但现在,以某个银行的产品为例,存5年年化利率只有1.5%,但是你存一年期反而有1.6%,用专业术语就叫做长短期利率倒挂了,存的越久利率越少。
其实背后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从中短期的趋势看,我们的存贷款利率还会继续降,特别是在美国继续降息之后。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降息呢?因为整个市场还是需要更多、更充足的流动性。继续降息可以让真正有把握做投资、创业或者想买房自住的人享受更低的利率。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发放消费券、降低消费贷利率、延长还款周期来满足一部分人提前消费的需求。
当然,现在投资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只是不能再抱有一夜暴富的心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