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作者:蒋志华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转载已获授权)
在科室肠内营养示范病房基地验收后的总结中,笔者听完省内知名重症营养专家赵老师的点评,大受鼓舞,她认为本院胃管或胃空肠管的二次固定与众不同,达标率相当高,该种固定法是各大医院胃管二次固定的一大亮点。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笔者百感交集:
多年前,笔者从胃管的常规二次固定中(3M胶带双E高举平台固定法)发现了它的缺点:固定不够牢固,较小的牵拉力就易脱落。
为解决固定不够牢固问题,笔者申请了胃管二次固定的一项专利,可惜未能得到有效转化,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将专利的原型通过3M胶带橡皮筋高举平台法来实现并顺利用于本科室,不久就传递到了整个医院,还通过工作坊的模式传递到本院医联体医院,该固定法(3M胶带橡皮筋高举平台法)被院内很多老师取名“蒋氏”(笔者姓氏)固定法。笔者也姑且称之为“蒋氏”固定法。
“蒋氏”固定和常规固定,如图(图1),为何稳定性相差很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物理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如图(图2),笔者采用弹簧秤对相同面积的3M胶带上面两种固定方法进行力学测试:从同一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常规固定法中,弹簧秤作用点在高举平台的3M胶带部分,而“蒋氏”固定法中,弹簧秤作用点则在高举平台的橡皮筋上。
图1 “蒋氏”固定和常规固定
图2 蒋氏固定受力试验
研究发现,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时,受力为0.5kg(约5N)时,3M胶带连同胃管整体脱离固定桌面,而采用“蒋氏”固定法固定时,受力为1.5kg(约15N)时,3M胶带连同胃管整体开始松动。客观数据表明“蒋氏”固定稳定性要优于常规固定。
其次,从理论分析上也能得出“蒋氏”固定稳定性更好:尽管两种固定法所用3M胶带面积相同,可以说耗材成本相同,但是固定后明显可见“蒋氏”固定的3M胶带附着在患者皮肤的面积远大于常规固定,是因为“蒋氏”固定法其实采用的是橡皮筋做管道的高举平台,并未浪费受力的3M胶带面积,而常规固定法采用了自己本身部分3M胶带去做了导管的高举平台,使受力的3M胶带面积减少;另外橡皮筋弹性好,它对一定力量的牵拉有较好的缓冲,使固定的3M胶带不易脱落;当然,打成死结的橡皮筋(非硅胶)和被固定的导管摩擦力增大,不易滑动,固定更牢固。
通过上面的试验对比,您是否明白两种固定的稳定性为何不同?临床上,您会选择哪种胃管二次固定法?附相关耗材图片(图3和图4)。
图3 常规固定3M胶带裁剪
图4 “蒋氏”固定装置
图片展示
图5 胸腔闭式引流管二次固定
图6 鼻肠管二次固定
图7 动脉导管二次固定
图8 腹部伤口引流管及导尿管二次固定
图9 CVC(中心静脉导管)二次固定
图10 鼻胃管二次固定
【全程实战班】专属计划,精准提分测弱点+定制方案,直击短板效率翻倍!
分周攻克高频考点,省时省力稳提分!考纲考点全覆盖,难点速攻无遗漏!
名师直播讲解,互动答疑扫清障碍!立即领计划2025高级职称一次过!
想一次通关?
用考试宝典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