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底VS市场底:谁在主导这场反弹?
2024年9月24日,A股单日暴跌4.7%,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恐慌情绪蔓延。而2025年5月7日,上证指数强势站上3355点,创下年内新高。这轮从“深坑”到“狂飙”的逆转,背后是政策与市场力量的生死博弈。
政策端,中央汇金类平准基金持续增持ETF,4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活跃资本市场”基调,叠加专项债提前下达1.2万亿元支持新基建,形成强力托底。但市场端的矛盾在于:5月首日成交额达1.36万亿元,量能却环比下降12%,呈现“指数涨、资金犹豫”的背离特征。资深分析师李维夏直言:“这轮反弹是政策驱动的流动性狂欢,而非基本面彻底反转。”
二、资金暗战:北向抄底与游资炒作的撕裂
资金流向暴露市场真实逻辑:北向资金4月净买入632亿元,创年内新高,电子设备、医疗器械成外资“扫货”核心。而内资游资则疯狂涌入题材股——机器人ETF三天规模激增30%,ST板块逆势涨停潮频现,甚至出现单日20%的极端涨幅。
这种分裂映射出A股的两副面孔:
- 价值派:押注光模块、AI算力等业绩确定性赛道,新易盛Q1净利润激增384%,订单排产至三季度;
- 投机派:炒作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政策概念,东华测试订单排产故事推动股价月内翻倍。
“市场正在用脚投票:理性资金布局未来,赌徒资金收割当下。”一位私募经理如此总结。
三、技术面玄机:3300点是真突破还是假冲锋?
技术派紧盯三大信号:
- 筹码峰压力:3300-3350点区间堆积了2024年9月暴跌时的套牢盘,需日均1.5万亿元量能方可有效突破;
- 指标背离风险:创业板指RSI触及超买区,MACD红柱却未同步放大,警惕短期回调;
- 周期规律:近十年5月科技成长风格胜率67%,当前科创50估值较2021年高点回落42%,修复空间充足。
但历史经验正在失效——美联储鹰派表态、美国对华关税复审(5月20日截止)等外部变量,让技术分析沦为“概率游戏”69。
四、生死赛道:三大阵营决战未来
市场共识正在形成三大主线:
1. 科技突围派:
- AI算力基建:800G光模块良品率突破行业均值5个百分点,华为昇腾生态新增58家合作伙伴8;
- 机器人革命: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推动六维力传感器需求爆发,国产化率突破40%78。
2. 消费复苏派:
- 智能家电:格力电器外资连续5日净买入,4月空调出货量同比增18%;
- 新消费场景:Vision Pro产业链新增3家A股供应商,智能家居欧洲渠道扩张。
3. 避险防御派:
- 高股息资产:前十大银行股股息率超32%,险资逆势增持工商银行、长江电力;
- 黄金避险:美联储利率决议前夕,黄金ETF融资余额飙至37.64亿,创三年新高。
五、风险警示:三大灰犀牛正在逼近
- 关税核弹:美国301条款复审倒计时,出口型科技企业或遭精准打击;
- 业绩暴雷:中报预披露临近,部分AI应用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激增15天,伪成长现形;
- 流动性陷阱:两市融资余额站上1.5万亿,杠杆资金集中于AI算力(47%)和机器人(29%),一旦退潮将引发踩踏。
结语:牛市幻觉下的生存法则
从“9.24”到“5.7”,A股用8个月完成了一场惊险的“深V”反转。但当下市场的狂欢,本质是政策红利、外资回流与游资炒作共同制造的“复合幻觉”。
对于投资者,两条铁律至关重要:
- 拒绝ALL IN:在科技进攻与高股息防御间构建“哑铃型”组合8;
- 警惕叙事陷阱: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概念需穿透“订单故事”验证现金流。
毕竟,真正的牛市从不靠口号维系——业绩、现金流、产业壁垒,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密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