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西,九岭山脉绵延起伏,林海苍翠之间,有一座因“竹”而兴的小城——宜丰。这里拥有71.9%的森林覆盖率、87.2万亩竹林、1.2亿根活立竹蓄积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竹子之乡”。
一根竹子,能做什么?在宜丰,它可以变身为家具、餐盒、碳粒,也可以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民宿里的元素,甚至是一场场森林康养游的灵魂主角。宜丰正用一整套“全竹利用”体系,深挖一根竹子的全部价值,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竹产业链:从“粗放”到“高效”,二产挑大梁
在宜丰县的全竹产业科创园,毛竹被“变魔术”般地加工为全竹家具、竹纤维饭盒、竹炭、竹饮料……这些产品不仅畅销全国,更通过跨境电商走出国门。
如今,全县已集聚118家竹加工企业,其中包括27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2024年,全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8.38亿元,成功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通过数智赋能、绿色转型,宜丰正在将“竹资源”转化为“真产业”,打造江西乃至全国的竹产业新高地。
竹林种养:低效变高产,一产更富民
春笋煎蛋、冬笋排骨汤……“宜丰竹笋”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美食,更是财富密码。
为了提升竹林经济效益,宜丰推进低产毛竹林改造,大力发展笋竹两用丰产林基地。例如,双峰林场通过改造后,每年亩产鲜笋超1000公斤,年产值提升60万元,40%以上农户从中受益,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目前,全县建成20万亩笋竹基地,年可采伐毛竹1000万根,产出竹笋13.5万吨,真正实现从“绿”中生“金”。
竹文旅融合:山水成诗,三产加速跑
你听说过“云端小水”吗?这是宜丰车上林场小水村打造的森林度假区,森林覆盖率超85%,漫步竹林,恍若置身云端。仅“五一”假期就吸引大量来自南昌、长沙的游客前来打卡,全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带来旅游收入超百万元。
以双峰竹海、竹文化园等为核心,宜丰正构建“看竹海、品竹宴、住竹宿”的文旅新场景。全县400多间竹文化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三产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宜丰模式启示录:竹海变富海,绿意生金意
宜丰的竹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缩影,更是一种“资源变资产、生态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样本。它以一根竹子为起点,串联起一产的种养、二产的加工、三产的旅游服务,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竹林生态美、竹产效益强、竹业文化兴、竹乡群众富”——宜丰的竹产业新图景,值得更多竹资源大县借鉴和学习。
在宜丰,一根翠竹,不止是风景,更是希望。从竹林深处到全球市场,从舌尖美味到民宿美学,宜丰正用一根竹子“撑起”一县经济,也撑开了绿色发展的未来画卷。
来源:锦烽农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