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背叛过你的人回来还能要吗?#
背叛作为一种婚内失信行为会极大的影响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判断,当一个人在婚姻内出轨后,不忠诚的标签似乎就为了刻在他身上的烙印,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会对他展开一番消极联想,觉得这种人的生命基本可以说是告别了幸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一个人在婚姻内出轨并且离婚,那么他再婚会不会二次背叛呢?
你可能会认定“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的道理,所以会认为即使换了一个人,他再背叛现任也是迟早的事。但就我对大量出轨个案的观察来看,还真不一定。
如果你真的关心这个话题,希望你可以先花几分钟时间对以下两个概念做一下区分:
1. 是否出轨和婚姻是否美满,不一定有直接关系
我感觉大家之所以关心这个话题,是处于一种期待“坏人必须遭到报应”的朴素正义感。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内心是有期待的。你希望一个人如果背弃过婚姻一次,在往后的每一段婚姻里他最好能持续扮演那个背叛者的角色,平等地创飞他的每一任伴侣,这样才算公平。你也会觉得自己作为他曾经的伴侣,没有被区别对待,心理上会觉得好受一点,自我攻击和自我怀疑会少一点。
这些我都理解,所以我才会一遍遍地拆解出轨个案中的各种情况、各种心路历程,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陷入出轨危机的当事人尽快走出来。
然而,如果你真的想从这场噩梦中醒过来,就必须换一种思路看待背叛问题。否则,即便你们早就离婚离到老死不相往来了,你依然会被自己的心魔困住,无法向前看。
暂时性的不理解没关系,甚至就算理解了也不愿意接受也没关系。我们先记住一个现实世界中关于出轨行为VS婚姻幸福度的真实逻辑:一个曾经背叛过家庭的人再婚以后,不再出轨不等于婚姻幸福美满,再次出轨也不等于婚姻内部的生命力不会被激活。
咱们说得玄乎一点,无非就是一句话:人生际遇,三分看命运,七分靠打拼。
所以,跟你离了以后,他的命运如何,他又会不会继续打拼、会如何打拼,你怎么可能未卜先知?又关你什么事呢?
2. 出轨作为一种应对策略,是否还会再次被启用,不取决于道德修养,更多取决于婚姻困境中的责任占比。也就是,婚姻危机的出现,究竟是他的个人议题占比更高,还是关系议题占比更高。
我经常感觉自己可能是全网把出轨问题讲得最复杂的咨询师,所以经常是一种边讲边给自己挖坑的状态。
一直看我们内容的来访也会发现,一开始你们看我写的东西,会越看越绕、越看有越多的不懂和不理解,可能会有点怨我:本来经历被背叛这样的事情已经很痛苦了,为什么你还要把这个事情说得这么复杂,来烧干我的CPU?
但是,如果你坚持下去,继续看、继续去尝试理解,突然有一天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点线面终于连成了一个整体,然后你会发现,原来我讲得这么复杂,是真的在帮你。
因为现实就是这么复杂,而一个人之所以有解不开的痛苦,99%的情况下都是因为无法看见、理解和接纳现实。
就出轨这件事而言,它最贴近现实的解读版本就是这一条——它是一个人面对困难时的应对策略,有时启动有时不启动,是否启动跟道德修养关系并不大,更多取决于你们婚姻问题中的责任占比,到底是个人议题占比更大,还是关系议题占比更大。
如果个人议题占比更大,比如背叛方自身的人格成熟度偏低、内心存在着很多未被满足的情绪黑洞等,那么只要他的个人议题一天没被关注和处理,出轨行为就可能一直被当成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延续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背叛伴侣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背叛行为达成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心渴求才是目的,尽管实际上不论背叛多少次,都永远达不成他的期待。但是,换位思考一下,要饭的人会嫌饭馊吗?
如果关系议题占比更大,比如夫妻之间的沟通模式僵化,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无效沟通,或者夫妻之间成长不同步、看问题的角度有分歧等,那么一旦在另一段关系里,关系议题被弱化甚至解决,出轨行为就有可能被当做一种不再必要的应对策略被放弃。
在这种情况下,背叛伴侣本来就是处理关系问题的下下策,之所以启动出轨行为,是因为背叛方认为别无他法,哪怕是一条错的路也好过无路可走、自己憋着。一旦关系议题开始浮现且被松动,出轨方就会意识到,还有中策和上策可以尝试,不必拘泥于出轨这种下下策。
所以想要知道一个背叛者会不会在新的关系里继续背叛,那就先要搞清楚促使他背叛的根本动机是什么,这个动机究竟是由特定对象生发的,还是由他自己的内部原因导致的,这样我们才能搞清楚新的关系究竟有没有满足他背叛的深层动机,如果没有满足、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能力通过背叛以外的方式扭转匮乏局面,这才是决定他会不会再次背叛的关键。
通常来说,一个背叛旧有婚姻关系的人的动机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基于规避伤害的调节反应;一个是基于填补需求的主动逃离。
01
基于规避伤害的调节反应
这类人在婚姻中通常属于比较顾家有责任的那类,伴侣在发现他们背叛时也通常比较吃惊,这是因为这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总是以一种温和正直的形象出现,让人无论如何也联想不到他们会做出背叛这种与自身底线不符,并且伤害伴侣和家庭的事情。
的确,这种人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让自己陷入这样的道德风波,他们本人对背叛的态度也是消极的,在心智没有巨大危机的前提下,他们确实不会选择出轨。而最终让这些看似正直的人做出背叛选择的往往是一段让他感到万分压抑和痛苦的婚姻关系。
这类婚姻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却是以其中一方的持续消耗作为代价的,背叛者在这类婚姻中多扮演着一个“逆来顺受”的低位角色,相对的,伴侣则更为强势,正因为强势的一方总喜欢主导家庭中的大小事务,反复申明自己感受的重要性、意见的合理性,所以低位方的诉求总是被一种“我是为你好”、“我才是对的”的高姿态驳回,长此以往,他们就学会了在关系里隐藏自己的感受、压抑自己的需求。
但被隐藏和压抑的那部分东西并不会随之消失,反倒经年累月的在他们心头累积,成为了一种顽疾。他们会持续的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缺口,但这种匮乏的感觉却无法在婚姻里得到补足,所以在一种持续感到消耗的关系里,他们不得不借助其他能量才能保有心力把它维持下午。
起先,这种借力可能只是下班后和朋友、同事的小叙,然后逐渐发展到各种商务酒局,最后,他就会在某些理智出走的时刻让自己坠入一段获得心灵补足的关系,进而彻底陷入背叛的结局。
这类人的背叛并不是一种主动选择,而只是对于自身情绪无法纾解的被动堕落,所以对他们来说,背叛更像是得到了一次刷新经验的成长机会,如果他们能从中觉察到自己在婚姻关系里的问题,学会通过和伴侣重新搭建情感连接、重塑关系模式的方式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缺口,那么背叛对他们来说就不会再成为感到匮乏时的一种选择,因为他早已习得了真正能够补足内在需求的方式。
所以对于这类出于婚姻问题被动出轨的人来说,二次背叛的概率会在他们有了认知更新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当然,如果这些人并没有从一次出轨中获得深刻的内在反省以及行为模式的更新,那么他们依旧可能会采取更换对象的方式来回避关系中的问题。
02
基于填补需求的主动逃离
这类背叛多发生在当事人有心理觉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背叛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而不是为了躲避伤害、缓解痛苦的临时避风港,当他们决定背叛时,往往是已经蛰伏很久后做出了他们所认为的那个更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在迷迷糊糊地情况下滑向了堕落的深渊。
这类背叛一般多局限于特定对象的问题,就比如一个攀权富贵的人建立了一段对他而言并没有实际帮助的婚姻关系,一个非常爱小孩的人却得知妻子没有怀孕能力等等,这种匮乏大多不是来自于夫妻关系的相处模式所导致的心灵空缺,而更多的聚集在一个人的实际得失上。所以当这部分人对于这些需求的执念够强,而道德约束又没有那么高时,他们就更可能选择通过出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进入到一段可以让他们解除执念的关系。
由于背叛对这类人来说是一个经过心智化思考的主动选择,所以他们在建立新关系时会比前一种出于被动回避问题而陷入背叛困局的人表现的更坚定,当然,这种坚定能不能继续维持则取决于他们是否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他们的核心需求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
就比如一个攀权富贵的人遇到了一个家庭显赫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对他来说基本上是望尘莫及的,那么他当然会拼尽全力的保全这一段关系,不会通过再次背叛而让自己失去这种好不容易才得来的飞黄腾达的机会。
而如果他费尽心思建立的新关系只是比原来的婚姻更好一点,或者在他的能力扩充之后,遇到了可供选择的更优质对象,基于他们喜欢权衡利弊,受利益驱使的特性,他们也会比一般人更快的倒戈向新的关系。
所以你会发现,决定一个人会不会二次背叛的最终还是那个被他视作核心需求的东西能不能在当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并且满足的方式是不是突破了仅仅通过更换对象、迈入新的关系的局限性,如果背叛本身没有起到真正的补足作用,而只是对遗留问题的暂时性代偿,那么旧的问题在新的关系里依旧会卷土重来,而没有获得内在成长的人也依旧会陷入惯性的轨道,重新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关系。
人始终是镶嵌在自身需求之上的生物,我们做出的某种选择都深深的关联着一个对我们来说无法舍弃的内在动机,所以关系的忠诚虽然和人品相关,但却不必然由人品保证,只要那个丧失之物依旧存在,只要新的路径尚未形成,那么重复的剧本还是会无可避免的展开,并且还将长久延续下去。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