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大烟囱涉及多种施工技术,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搭建、防腐处理以及安全控制等。以下是主要技术要点:
1. 基础施工技术
- 地质勘察: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或筏板基础,确保承载力。
- 基坑开挖与垫层浇筑:基坑需平整无积水,浇筑混凝土垫层并铺设钢筋网增强抗沉降能力。
- 钢筋混凝土底板:浇筑底板以提供稳定支撑,防止烟囱倾斜。
2. 主体结构施工
- 砖烟囱砌筑
- 采用高强度烧结砖(MU10)和混合砂浆(M5/M7.5)逐层砌筑,每层错缝搭接。
- 每隔一定高度设置环向钢筋混凝土圈梁,增强整体刚度。
- 钢筋混凝土烟囱
- 采用滑模或爬模技术,逐段浇筑混凝土,确保筒壁厚度均匀(如204米烟囱底部厚0.7米,顶部0.35米)。
- 竖向钢筋连接可采用闪光对焊技术,提高效率并减少材料浪费。
- 钢烟囱
- 分段预制后吊装焊接,或采用螺旋咬合钢板卷制工艺。
3. 垂直运输与高空作业
- 活动操作平台:利用角钢和木板搭建可移动平台,随施工高度提升。
- 扒杆与卷扬机:采用φ108钢管扒杆配合滑轮系统运输材料,每砌筑2.5米调整一次位置。
- 脚手架或爬升模板:外设安全网,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
4. 防腐与内衬技术
- 砖烟囱内衬:砌筑耐火砖或耐酸胶泥砖,防止烟气腐蚀。
- 涂料防腐:环氧树脂、氟碳漆或玻璃鳞片涂料,耐温300℃以上,干膜厚度≥300μm。
- 玻璃钢(FRP)内衬:适用于强腐蚀环境,兼具防腐与保温功能。
- 合金钢贴衬:钛合金或镍基合金用于高温高腐蚀区域。
5. 附属设施安装
- 爬梯与检修平台:外壁安装钢结构爬梯,每20-30米设检修平台。
- 避雷系统:顶部安装避雷针,筒体钢筋接地。
- 航空标志:100米以上烟囱需涂刷红白相间航标或安装航标灯
6. 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 垂直度监测:使用激光经纬仪或铅垂线,每5米校正一次,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 冬季施工:低温时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强度≥10MPa方可拆模。
- 环保要求:施工期间防尘降噪,完工后清理现场。
7. 特殊烟囱类型
- 核电站冷却塔:双曲线形,利用水汽化散热,无辐射排放。
- 套筒式烟囱:如 204米双管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筒排烟,外筒承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