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通过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解决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难题,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同时,随着《条例》的出台,作为在青最大清洁能源企业的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无疑将获重大利好,迎来法治保障下的黄金发展阶段。
《条例》于3月27日,由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为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也为黄河公司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政策支撑。
青海作为全国清洁能源大省,发展清洁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11月,青海电力总装机622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5821万千瓦,占比93.5%,新能源装机4325万千瓦,占比69.5%,居全国首位。而这背后不乏众多电力央企深耕厚植的努力。
其中,黄河公司作为国家电投旗下清洁能源旗舰,同时也已是青海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和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主力军。截至目前,黄河公司电力总装机3462.3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92.43%,在青电力装机2863万千瓦,每年提供清洁电能超600亿千瓦时,是青海省最大的发电企业、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和最大的能源保供企业。
2025年年初,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曾与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卫东就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进行交流会谈。刘明胜表示,青海是国家电投集团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西宁资源能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国家电投将把深耕西宁作为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双方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绿电能源优势转化、产业延伸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此前,刘明胜董事长也曾多次在会晤青海省领导时表示要切实发挥青海能源发展主力军作用。
黄河公司扎根青海26载,在青海形成了水、火、风、光、储和制造业一体化协同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带头打造了青海“清洁能源”金字招牌,连续多年荣获“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称号,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年初,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小彦在部署落实国家电投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时表示,黄河公司2025年将全力推动海南州戈壁基地、茨哈峡水电站及一体化基地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同时,黄河公司还于2024年底正式启动了与中国移动青海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国柴达木绿色微电网算力中心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全球首个“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的绿色微电网算力中心配套电源项目。
近年来,黄河公司利用青海的资源禀赋大力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从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制造、电站开发建设到组件回收的绿色循环光伏产业链,在黄河上游建管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达1532万千瓦,助力青海全面建成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同时,相继打造了“水光互补”“实证基地”“水光风储多能互补基地”“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基地配套电源”等一大批典范项目。
近日,在青岛举办的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上,黄河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TBC双玻组件产品通过了全球权威检测机构TÜV莱茵的严格测试,荣获IEC 61215及IEC 61730新标认证,标志着该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国内首家量产IBC电池组件和第一批将N型TOPCon技术实现量产的企业,黄河公司持续深化产业布局,经过多年技术攻关,高效TBC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6%,开发全球首款商业级钙钛矿/TBC四端叠层双面组件,产品远销瑞士、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广受下游客户青睐。
未来,在《条例》的保障和助力下,黄河公司将深耕清洁能源产业,以水电、新能源为核心,力争实现“2030再翻番”奋斗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