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里有不少创业成功的典范,他们堪称商界的传奇人物。
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在高中就选择了退学,
却靠着自己的毅力闯出了一片天地,
不到25岁的时候,个人资产已经超过了6000万,
这样的成就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企业家,
却在35岁时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么,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这位只活了35年的企业家名叫茅侃侃,
他是一个典型的80后,而且家庭条件相当优越。
他的姥姥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父亲是军人,
这让他在6岁的时候就有机会接触到苹果电脑。
这台当时极为先进的设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其他孩子玩游戏时,他已经开始钻研程序,自学能力非常强。
小学时期,他能迅速完成作业,晚上用来研究代码。
14岁那年,他的文章登上了知名杂志,
并且通过自己编写的小程序赚到了1000元的零花钱。
那时候这笔钱可不算少,充分展现了他天才的一面。
不过,这样的美好生活只持续到了初中阶段。
以他的家世背景,他上的学校教育质量非常高,
学校的管理十分严格,而他却表现得非常叛逆。
他对山地车情有独钟,经常和同学在校门口制造麻烦。
老师们对他头疼不已,他对学习毫无兴趣,计算机才是他的全部。
初三那年,他每天只想玩乐,深夜还在研究电脑。
最终,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停止了学业,学历停留在初中。
退学之后,他并没有闲着,而是用父母给的学费参加了培训。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获得了微软的三项认证,
成为了全亚洲仅有的两位在18岁达成这一成就的人之一。
凭借自己的实力,他顺利进入了职场,
月薪接近4000元,远超同龄人。
茅侃侃的天赋令人敬佩,但辍学让他失去了很多青春期的历练机会。
过早进入社会,心理承受力没有跟上,这为后来的困境埋下了隐患。
他做程序员,积累资金和人脉,20岁时开了广告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满足于此呢?
于是,在21岁的时候,他又创立了一家公司,
推出了实景游戏项目,把网络游戏搬到了线下,
提供户外枪战装备,比真人CS还要先进。
这个项目吸引了众多投资,几年后公司年收入达到了15亿元,
他的身价也飙升至6000万元。
他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得到了广泛认可,媒体争相报道。
《企业家》杂志封面、央视《对话》节目,
他成为80后创业的标杆,一时风光无限。
那时的他喜欢去夜店,租大房子堆满披萨盒,右手戴着两个白金戒指。
他在书中提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展现个性。这份自信是他最鲜明的标志。
不过,他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自我中心,
创业过程中常因固执而吃亏,却从不认为自己有错。
在他26岁的时候,他辞去了自己的职务,
但他并未反思自身的问题,反而将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和团队问题。
这次挫折并没有让他停下脚步,反而让他更加急于证明自己。
他的成功依赖于天赋和胆识,但过度自信使他忽视了团队建设和风险管理。
顺境中这是优势,逆境中就成了负担。
后来,他又瞄准了移动医疗App领域,
但由于对行业不够了解,一年半后项目以失败告终。
2011年,他开发了交通导航软件“哪儿堵”,但因为盈利困难而放弃。
他说“软件不挣钱”,实际上是战略规划出现了偏差。
直到电竞行业兴起,他又心动了,
于是再次投身其中,经过两年的努力,
他与他人合伙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并继续担任CEO。
他希望通过全国电竞比赛实现“电竞全民化”,
利用之前运营WCA的经验树立标杆。
然而,电竞行业耗资巨大,公司连年亏损。
没过多久,公司负债就高达4000多万,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
到了2016年,他的生活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当时赵薇夫妇计划用30亿元收购万家文化股份,
实际上只出资6000万元,采用高杠杆操作,结果被监管部门叫停,收购失败。
这直接导致他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转。
坚持不到一年,公司就被迫出售,但新股东并未支付款项。
茅侃侃抵押了房产和车辆,仍然无法支付员工工资以及水电房租,账面上只剩下1000元。
公司倒闭后,他从富豪变成了负债累累的“失败者”。
茅侃侃对电竞的热情值得肯定,但他低估了行业的风险和资本的复杂性。
创业需要激情,但也需要冷静和备选方案。
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事业的失败,心理问题更是致命因素。
其实早在第一次失败的时候,他就难以承受打击,
精神状态开始出现问题,此后十几年一直依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他母亲在日记中提到,接连的失败和外界期望的落差,
让他压力倍增,抑郁症愈发严重。
他的心理问题与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过早进入社会,跳过了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周围都是比他年长的人。
这让他显得成熟,但心理上却缺失了关键的成长环节。
面对失败,他无法承受。他的好朋友说,他从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别人,
即使快崩溃了还能笑着聊天。
这种隐藏让他独自承担了所有的痛苦。
家庭和感情问题也加重了他的压力。
父亲早年因病去世,女友分手,
他未婚无子,独自面对生活。
母亲支持他,但无法完全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他的抑郁症让人们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创业者的光环掩盖了内心的脆弱,社会应该给予失败者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到了2018年,他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
他婉拒了朋友的游戏邀请,两天后,腊八节的次日,
他在家中打开煤气自杀,年仅35岁。
他在朋友圈留下了一句歌词:
“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结尾。”
这是他对人生的告别,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他的死讯传出后,媒体报道铺天盖地,
公众和朋友们都想知道这位天才为何会选择轻生。
戴志康、高燃等“四少”成员表达了惋惜之情。
社会开始探讨:创业的压力、资本的冷漠、
对心理健康的忽视,是否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他离去后,他的故事被写成文章、拍成视频,提醒大家关注心理健康。
他母亲公开日记,呼吁更多人关心抑郁症患者。
2020年,电竞行业更加成熟,WCA等赛事大火,
有人感慨,如果他再坚持几年,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
他的才华和努力令人敬仰,但这起悲剧也警示我们,
社会过于迷恋成功,忽略了失败者的挣扎。
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心理干预,帮助创业者走出低谷。
从6岁的神童到23岁的富豪,
再到35岁的抑郁症患者,他经历了太多起伏。
天才的光环让他闪耀,却也束缚了他,
他迫切想要证明自己,却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
失败、资本、抑郁,把他推向了生命的尽头。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最可怕的是失去希望。
我为他的才华鼓掌,也为他的离世感到遗憾。
这件事让我明白,创业需要勇气,也需要理性和支持。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注。
希望他的故事能够让大家学会在低谷中寻找光明,愿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参考信息:界面新闻:茅侃侃生前遗书曝光:资金链断裂将其压垮澎湃新闻:特稿|80后创业者茅侃侃之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