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部门”近期宣布,提案修法“政治献金法”,增列罢免提议人与被罢免人得以合法收受政治献金的条文。国民党立委吴宗宪今日质疑,近日罢免国民党立委的“公民团体”动员规模已超过民间自发所能负担,经费来源为何?是否有未经许可的募资行为,或借到公益捐款,规避规范?
吴宗宪今日表示,“内务部门”近期宣布提案修法政治献金法,增列罢免提议人与被罢免人得以合法收受政治献金。消息一出,社会关注点自然集中在未来规范将如何落实,但他认为更值得追问的,是这项“改变”本身所揭露的“现状”,在修法尚未完成的现在,是否已有罢免活动迳行募资,却未受法律规范?
吴宗宪指出,民进党已以一手之力让大罢免浪潮席卷全台。这段期间内,许多所谓罢蓝的公民团体动用了大量资源,包括变形金刚宣传车、简讯、纸本与数位文宣等等,规模与动员早已远远超出一般民间自发行动所能负担。这些经费来源究竟为何?是否涉及未经许可的募资行为?又是否可能借道公益捐款、虚设名义,规避现行政治献金法的规范?
吴宗宪提到,“内务部门”曾在今年2月明确解释过,罢免属于“政治相关活动”,因此依法仅有政党、政治团体及拟参选人得以收受政治献金。罢免团体并不包括在内,依法不得募资。既然如此,那么在此时此刻、尚未修法之前,这些运作资金的来源是否合法?是否已违反政治献金法第5条:“得收受政治献金者,以政党、政治团体及拟参选人为限”?主管机关是谁?有没有启动调查与裁罚?
吴宗宪说,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他都看不到,因为有人在装睡、有人试图模糊这段空窗期中的种种疑窦。试问若现行法律原本就对收受政治献金的资格和金额有明确规范,执法机关却选择性忽略,是否代表在“颜色正确”的前提下已形同默许?而当政治资金的流动可以选择性的被放纵、脱离监管,谁能保证这其中没有挟带不当利益、洗钱风险?细思极恐。
吴宗宪强调,法律不只是写给未来的承诺,也可以帮助明确此刻该守的界线、厘清曾经发生的弊病。修法固然必要,但面对已发生的问题与漏洞,不能只靠“未来会怎么做”来交代;真正关键的,也包括对“过去发生了什么”、“谁该负责”的清查与追究。如今面对的,从不只是制度的真空,更是责任的有意遗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