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之前提到过,随着AI发展,很可能导致“圈层踩踏效应”——早期先卷掉60分位的工种,这批人需要被安置、疏导;
如果60分位的人群,还没被顺利转移,AI又继续卷到65分位、70分位,就会“人群踩踏”,是可能出社会问题的。
2、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将来巨大的痛点需求,而且是增量市场。
这也是商机,谁能解决好,也能赚到钱。
3、“被AI替代、导致失业”,其实已经在发生了。
除了传播比较广的“设计师”等群体,我最近还听说,某大厂知名核心部门,用AI实现了某些职能工作后,很快就将对应员工裁员了。
4、被卷掉工作人,出路在哪?除了需要被心理辅导,其实还存在实际的工作转移路径。
目前能看到的一个可能性是,转岗到“(专业性)数据标注”职位。
1)背后逻辑在于,过去十年 AI 1.0时代,需要标准的,都是相对初级、简单的数据,但随着AI 2.0 大模型时代来临,初级的数据标注工作,很快被会AI自动化标注完成,而剩下、还需要人工处理的,会是垂直领域、更难标注的数据——需要真的有过专业从业经验才可以,比如财务数据标注、人力资源数据标注等等。
即,过去的财务、人事职位员工,被AI替代后,可以转去做该领域的高级数据标注工作。
2)甚至,这一点,其实也是已经在发生了!
比如某银行,就将被裁员工,引流是银行数据标注/AI训练师相关工作。
5、再往后看一步。如果专业高级数据标注工作,也被完成后,那这部分人,还能去哪呢?
目前看到的可能性是,还可以转行去做各种学校的AI老师。
比如,各种职业学校、技校里,都会需要“如何将AI应用于本行业”的授课培训。
而这部分人群(做过一线工作、做过专业高级数据标注),正好具备实操经验、对这方面非常懂,来讲这方面的内容,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中国幅员辽阔,这么多人、这么多学校,“基层普及AI”工作,目测空间是非常广阔的,能支撑更长周期的人员安置需求。
今天这篇,如果大家消化进去,其实也可算是“一文值回星球门票”了。(更多详见星球近期精华贴汇总:https://shimo.im/docs/IthWKzLrtMOAfBBS )
希望人工智能机器人时代的人们,能更好的度过这个阵痛期。
希望读到本文的朋友,未来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本文2025年3月25日,首发于星球「」。
对AI感兴趣的产品经理、大学生和AI/互联网从业者,欢迎加我微信,慢慢交流~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职位(或学校-专业)
【One More Thing】
「黄钊的AI日报·第七季」早鸟票,正在进行中,已有401读者加入。
适合人群:对AI感兴趣的CEO/CXO/VP、产品总监/产品经理、技术大牛/投资人/AI媒体朋友、AI/互联网同行、高校老师/大学生。
可免费试读2篇,扫下图二维码即可——
注:星球“AI产品经理大本营”会员,可免费开通,无需重复购买,联系乐乐即可(加v,lelegirl721)
黄钊hanniman,前腾讯PM,前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AI产品经理,12年AI、15年互联网经验;社群“”(7年)和自媒体“hanniman”(10年);作品有《》、「黄钊的AI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