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深圳书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未来公民创想·青年科创对话”主题活动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大台阶举行。科幻作家海漄、分形橙子(于鲲)围绕“科学·科普·科幻”主题,就“当科幻预言照进现实:哪些科学狂想正在被验证?”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吸引了众多科幻爱好者和市民驻足聆听。活动间隙,深晚记者专访两位作家,一同探寻科幻作品中技术预言与当代科技发展的紧密关联。
当科幻照进现实
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将曾经只存在于文学与影视作品中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定,逐渐拉近到现实生活的轨道上。在海漄、分形橙子看来,科幻作家需要保持对科学进展的敏锐触觉,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源自对现实科技发展的深度思考。
“当我们在谈论科幻预言时,其实是在见证人类想象力的超前性——人工智能的崛起,早就在科幻作品中反复预演。”海漄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揭示科幻对科技趋势的预见性。从昔日Deep Blue在国际象棋领域攻克人类智力高峰,到AlphaGo在围棋领域所向披靡,人工智能在棋坛上的辉煌战绩,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在未来社会的巨大应用潜力。今年以来,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出圈,更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AI从“数字提线木偶”向“类人智能”飞跃式发展的热烈讨论。“AI无疑是当前时代的焦点话题,它既让我们心生危机感,担忧工作与赖以生存的技能可能被取代;但我们也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因为它能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思路与方法,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他说。
分形橙子同样强调了科幻作家的技术前瞻性。“科幻作品往往基于对现有理论和技术的合理推演,在逻辑严谨性上,科幻作家与科学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以经典科幻作品《2001太空漫游》为例,指出其中出现的平板设备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精准预言了数字时代的交互方式,这种超越时代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关于人文世界的深刻思考。海漄引用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定律》,阐述了科幻作家在预见并防范潜在技术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但我们必须为其设定合理的界限,避免其被滥用。”分形橙子则进一步指出,人文精神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制衡力量。失去精神指引的科技,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人文教育,正是为人类文明发展系上的一道坚固“安全绳”。在两位科幻作家眼中,真正的人文教育,关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之道,是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双重身份下的科幻创作
实际上,海漄和分形橙子都是“兼职”科幻作家,白天,他们穿梭于高楼林立的都市丛林,夜晚则成为科幻世界的探险者。面对这种双重身份的奇妙转换,海漄感慨道,工作不仅为他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让他能够以一种纯粹的、非功利的心态投入写作,这种工作与写作之间的平衡状态尤为珍贵。分形橙子也十分认同从现实职业中汲取创作养分的重要性。他认为,脱离现实工作的科幻创作,就如同无根之木,缺乏深厚的土壤滋养,“正是日常职业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想象更具现实穿透力,作品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自2018年底踏上创作之路以来,于鲲以“分形橙子”的笔名,揽获了银河奖、星云奖、冷湖奖和光年奖等多个科幻文学奖项。海漄则在2023年凭借《时空画师》一举斩获第81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成为中国科幻文坛的耀眼新星。在活动现场的对话中,“想象力、好奇心、自觉、坚持”等词汇成为与他们的创作生涯息息相关的高频词。基于自身的创作经验,他们还面向现场的亲子家庭提出了宝贵的阅读建议。海漄认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应从少儿时期抓起,倡导家长与孩子建立平等、诚实的科学对话模式,通过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帮助孩子拓宽认知视野。分形橙子则以自己与孩子的互动为例,鼓励家长积极构建亲子共同学习的场景。“当孩子提出的问题超出我的知识范围时,我会坦诚相告,并邀请他一起查找资料。这种共同探索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他说道。
科幻沃土与爱阅之城的双向赋能
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城市,活跃着众多来自不同职业、风格各异的科幻作家,科幻产业的关注度正在与日俱增。在分形橙子的眼中,深圳宛如一座现实版的“赛博”城市。“它从昔日的边陲小镇迅速崛起,蜕变为如今的创新之都,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身就充满了科幻色彩。”海漄则认为,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发达的科技环境为科幻创作提供素材,又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故事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我之前曾前往光明科学城参观,那里关于脑科学、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沿研究成果让我大开眼界。后来,我以这次经历为灵感,创作了一篇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幻小说。”他分享道。
与两位科幻作家的对话在深圳书城中心城进行。周末傍晚,书城的各个角落依然聚集着众多沉浸在阅读中的读者,24小时书吧里温暖的灯光与窗外车水马龙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生。南区、北区的大台阶上,不少市民满怀期待地翘首等待着即将开始的讲座。这一幕幕场景,生动诠释了深圳这座城市对阅读、学习和思考的执着追求。看着眼前的一切,两位作家由衷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为市民在书页间寻找心灵栖息地的坚定决心。“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构建沉浸式的阅读环境对于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至关重要。”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编辑|余凯扬
审读|黄明钢
二审|陆楚一
三审|潘韵琪
深圳晚报将抽取幸运粉丝
每人可获得《永不消逝的电波》
门票1张!
1、进入深圳晚报微信公众号
2、点击“发消息”进入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电波”,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开奖时间:5月6日 12点
演出时间:8月8日 20点
演出地点:深圳坪山大剧院 大剧场
注意事项:
1、进入抽奖小程序会有一个5秒的开屏广告,请勿点击!请勿点击!请勿点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请中奖粉丝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领奖信息,如发现填写信息未至现场兑票,或将进入深晚福利黑名单;
3、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晚报所有。
— 深小晚特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