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伢大富谈留学
香港,这个“东方之珠”,在近年来各类人才计划的加持下,香港身份自然成为大家跟风目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这样的广告:香港在抢人了,只要你是北上广深居民,就直接给你发绿卡。
看到这样的广告,我建议直接拉黑,这样的不良中介不仅侮辱大家的智商还浪费我们时间。
今天我们就来“开扒”一下香港三大技术移民路线——优才、专才和高才计划,顺便聊聊那些常被忽视的“隐藏Boss”。
比如身份维护的高昂代价、教育路径的时间卡点……以及你最关心的那个问题:我家孩子能不能走华侨生“直升电梯”上大学?
一、技术移民三剑客:优才、专才、高才,你是哪块料?
优才计划:你有分数你就来!
优才计划就像选秀比赛,走的是“打分制”: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语言能力、有没有家庭拖家带口,全都算分,满分245,打到80分就有资格投档了。
好消息是——这个“选秀”不要求你先找好工作,哪怕你刚裸辞,也能申请;更劲爆的是,2023年起连配额都取消了,堪称“史上最佛系入场券”。
坏消息嘛……你拿到身份后要在香港“混”出点名堂来,不然三年一到,说不定就被请出“秀场”。
优才的续签通过率其实非常低,大概20%左右。
专才计划:带上老板一起移民
专才计划全称叫“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你得先有个香港老板愿意雇你”。
这个计划不看你颜值也不打分,全靠你老板靠谱。
老板得证明:“我真的招不到本地人,非你不可!”薪资得符合市场价,岗位还得和你过往经验沾边。
简单说,就是“绑定模式”:老板好,你才好。
但万一你老板跑路、裁员、破产甚至被入境处拉黑……那对不起,你的签证也得跟着“走人”。
当然,你可以当你自己的老板,自己开公司。但是公司需要实际运营,如果仅仅是为了身份开公司,这种公司铁定烂尾。
高才计划:高门槛,高待遇
2022年底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堪称“精英中的精英入场券”。分三类:
A类:年收入250万港币以上——你得是“人肉印钞机”。
B类: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 + 三年工作经验——你是学历镀金+社会毒打过的“真才实学”。
C类:刚毕业不久但学历牛逼——你是“未来可期的潜力股”。
这个计划审批快(四周搞定),签证一给就是两年。
但续签条件也很“高冷”:你得在香港找到工作或创业成功,不然两年后你就成了“曾经的高才”。
二、身份不是“拿”完就完了,维护成本才是终极大Boss!
优才续签:演技+实力,缺一不可
优才第一次拿到的是三年签证,但想续签?得证明你“真在香港生活并贡献了点啥”。每年住够半年,交够税,有工作或企业,有点人设,才有机会续签。
很多人前面跑得快,后面卡在“居住半年”的门槛上——毕竟每个月飞一趟来打卡,不是所有人都有空当“空中飞人”。
数据显示,优才第一轮续签成功率仅有20%,能顺利拿到永居的?那估计10%都够呛。
专才与优才
对于许多中年人来说,如果申请香港身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读书,而自己并不真正打算在当地长期发展或工作,那么选择“专才”或“高才”计划,其实隐形的续签成本并不低。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少人申请下来后,发现自己需要一个“看得过去”的工作来维持身份。
于是,保险行业成了许多陪读家长的首选——好找、门槛低、入门快。但你以为这份工作只是“打打酱油”就能维系身份?其实很多时候,它是“买”来的。
除了初期找工作的“润滑成本”,之后还有持续的税务申报、公司报表、强积金缴纳等一整套操作,真金白银砸进去,花个上百万港币根本不夸张。
要是自己注册公司来走专才通道,成本更是难以估算,不仅钱多,还要不断“证明你很优秀”。
再加上香港的居住成本不低,租房支出每月动辄两三万港币起步——冷静一想,这身份到底值不值,真的是一个需要好好算账的问题。
所以才有很多香港身份,在第二次续签前就悄悄“烂尾”了。不是不想维持,而是维持不起。
三、教育红利?得看你下场得早不早
孩子临时身份怎么走?
如果孩子还只是临时居民身份,还没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权,当然也可以参加DSE考试。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用DSE成绩申请香港本地大学和海外大学,没办法享受“华侨生联考”这条低分通道。
这么一看,其实这条路并不比在国内直接读一所国际体系的学校更具优势——不管是IB、A-Level 还是AP,最终都能申请同样的目标院校,甚至选择会更灵活,认可度更高。
而且还不用承担“身份过渡期”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高昂的生活成本。
想走华侨生路线?请从娃娃抓起!
拿了香港身份,孩子就能走华侨生?真没那么简单!你和娃都得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通常居住满七年),娃还要有回乡证,才有资格报华侨生联考。
这就要求你:孩子8岁前就得开始移民计划。否则等孩子初中都快毕业了你才申请,那就是“想上车的时候车都没了”。
顺利走完流程的孩子,可以用DSE成绩申请香港大学,也能凭“华侨生”身份申请内地名校,录取线美得像一场梦——北大清华都近在眼前。
但注意:资格审核越来越严,不是你“挂个香港户口”就能混过去的。居住记录、学校证明、回乡证、父母身份样样都要硬。
国际学校?准备好钱包和时间
很多人想让孩子上香港的顶级国际学校,比如香港国际学校、英基、哈罗国际……那请提前排队2-3年,并准备几十万建校费。
而且这些学校优先照顾外籍护照持有者和兄弟姐妹在读家庭,持香港身份的内地孩子,排队都得靠边站。
所以,如果你不是“外籍户口本”,又不想砸重金拼学位,不如脚踏实地走DSE,至少通向本地大学和海外高校的门都还开着。
四、总结:香港移民是一场持久战,不是闪电战
成功的香港移民家庭,都有几个共同特征:
计划得早:至少提前2-3年启动
安排得巧:懂得用“软着陆”策略,比如一人先去,一边试水
投入得够: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钱包
还有一点很重要:别信“保续签”“零居住要求”这些坑人的广告。香港政府很认真,你不认真就等着被请出去。
建议你先来香港玩一圈,感受一下那里的节奏、成本、教育体系,再决定是不是要把这张“身份卡”打到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