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中美贸易战升级影响中国对美国农产品采购,中国大豆商本周转而大量购买巴西大豆。据彭博社10日引述匿名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进口商在本周前半段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知情人士称,这些买家趁巴西大豆价格近期回落之际迅速下单采购。中国近年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但大豆仍是美国输华的头号农产品。
大豆(资料图)
巴西媒体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减少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并非难事。毕竟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之中,中美就曾有过尖锐的贸易摩擦。巴西、阿根廷的大豆都可能成为美国大豆的替代品,巴西大豆更是在前述贸易摩擦期间就大量填补美国大豆退出中国市场后的空缺。除了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之外,中国还在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粮食供应。中国正致力于扩大本国的粮食生产,强化了更多依靠国内生产的决心,并减少在动物饲料中使用豆粕。
还有牛肉,澳大利亚正在填补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的空缺。近期,我国首个向澳大利亚大规模采购牛肉的合同正式签署,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大规模采购澳大利亚牛肉。本周,京东集团旗下的线上超市——京东超市与澳大利亚的Coles签署进口牛肉的战略合作协议,京东超市正式开始大规模采购原产澳大利亚的牛肉。Coles是澳大利亚知名零售商,长期深耕牛肉产业。其推出的谷饲牛肉,肉香浓郁肥美、雪花丰盈,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当前,该零售商正在大力拓展中国牛肉市场。
当美国牛肉因中美关税战陷入滞销困境时,澳大利亚迅速“补位”。2025年3月,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暴跌97%,而同期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量激增至2万吨,同比增长近40%。分析指出,美国牛肉因累计44%的关税导致终端零售价突破100元/公斤,彻底失去价格优势。而澳大利亚凭借零关税和地理邻近的物流优势,仅需15天即可将新鲜牛肉送达中国港口,成为替代美国货的首选。当中国消费者享受更实惠的优质蛋白时,这场跨越赤道的“牛肉革命”才刚刚开始。
牛肉(资料图)
最后是原油,由于美中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中国炼油企业对美国石油的采购量大幅削减了90%,转而以空前规模从加拿大进口原油。加拿大西部的跨山管道扩建项目去年投产,为中国和其他东亚石油进口国获取艾伯塔省的丰富原油储备拓展了渠道。英国沃泰克萨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从温哥华附近的输油管道终端港口进口的原油增加至前所未有的730万桶,本月这一数字有望进一步上升。
这波操作还不只是帮加拿大“出气”。通过多元化进口,中国把能源安全的主动权攥得更紧了。国际能源署2025年的数据说得明白,中国从加拿大的原油进口占比从几乎为零蹿到5%,这可不是小数目。中国的炼油厂如今忙得不亦乐乎,加工来自加拿大的重质原油,供应国内的汽油、柴油需求。这不仅让中国在能源市场上更有话语权,还顺带给全球石油价格“添了把火”。毕竟,加拿大油多了,美国油少了,市场供需一变,油价说不定就得“蹦跶”几下。
邮轮(资料图)
总之,如今,中美贸易走向全面脱钩已成趋势,特朗普多次表达希望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这充分说明中方的精准反制已击中美国“七寸”,白宫已难以承受关税战带来的巨大压力。当然,若美方能够纠正错误、拿出诚意,中美双方仍有重启谈判、缓和关系的可能;若特朗普继续坚持错误策略,美国经济将遭受更大冲击与破坏,而中国将凭借自身实力和正确策略,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博弈中稳步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