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你啥事不干也很累?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原因

0
分享至

最近大家有没有刷到一类视频:90 岁自律女生高能量的一天。

看到视频里的 90 岁奶奶早上 7 点起来做早饭,9 点打理菜园,16 点煮苹果水,21 点陪曾孙女写作业,23 点睡觉……一整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活力充沛。

再看看自己:9 点起床,10 点就累了,13 点吃过午饭,15 点就盼着下班了。一天中能集中精力做一两件事,已经是非常非常厉害了。

不光是我,这个时代大家普遍的活力水平似乎都比较低,为什么物质已经相对丰富,也不缺吃少穿,我们却变得这么容易累了?

不是活力越用越少,而是

你「主观上」预测自己没活力

虽然我们总自嘲自己「活人微死」,但内心深处依然有对高能量、生命力的向往。可能量这事儿似乎总不受我们的控制,有时候一天只睡 4 小时也能精神抖擞,有时候明明睡 9 小时还是死气沉沉。

图片来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幸运的是,心理学对此早有研究,并提出了「主观活力」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拥有能量和活力的有意识地体验,它不仅可以预测我们的整体健康水平,还是唯一被明确定义为 Eudaimonia(一种充实、有意义的生活状态,而非短暂的享乐)的核心情感[1]

为什么强调「主观」?研究发现,我们的活力水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主观认知的影响[2],比如:

替代性损耗:即便自己啥事没干,光是看别人努力、自律,就会产生一种自身的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在后续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中也会表现得更差;

想象性损耗:即使自己啥事没干,光是想象自己在努力,就会能量告急,在接下来的任务中难以集中精力。比如周末在家躺着,光是想象第二天要上班,就立刻觉得好累。

传统的自我控制模型理论认为,活力、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像电池一样,用一点就少一点,但无法解释为什么有时什么都没干,却仍然感觉被掏空?

图片来源:《喂帅哥!!》

于是,伯尔尼大学的研究员 Bertrams 提出了新的自我控制模式模型,他认为,我们感觉自己没有活力,不是能量真的用光了,而是源于大脑的「守能动机」[3]。

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智能的「活力监测+预测系统」,它不仅实时监测你的能量消耗,还会预测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根据预测来调整当下的能量分配。如果它预期未来会遇到各种麻烦,就会先开启「省电模式」,于是就:

1. 降低能量输出:减少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资源投入。

2. 情绪预警:产生烦躁、抗拒感。

3. 行为降级:优先选择低耗能活动,比如放弃看书,去刷手机。

也就是说,我们并非真的没有能量,而是大脑对未来的预测偏消极,所以对于活力的支出变得吝啬。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Carol Dweck 的一项研究也同样应证了活力水平的主观性,她发现,只有认为意志力用一点就少一点的人,才会在完成艰巨任务后感到精疲力竭;那些认为意志力不会轻易耗尽的人,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后表现更好[4]。

图片来源:《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既然主观活力水平这么「主观」,那我们每天告诉自己「我的能量是无穷的」不就行了吗?

或许有点用,但依然很难彻底改变,因为还有数不清的因素在拉扯住我们活力水平往下坠落。

这些无形的因素

正在悄悄偷走你的主观活力

1. 意义感的丧失:当下的努力看不到价值,活力逐渐被抽空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93.8% 的职场人士表示对工作感到倦怠,其中 44.1% 认为倦怠感比较严重,7.1% 认为非常严重[7]。

但倦怠并不仅仅是「太累了」,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累」。

意义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它不仅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活力的驱动力,更是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的重要支撑[6]。

当意义感逐渐消散,我们看不到努力的价值,当下的活力也会随之被抽空,于是:

● 事情不多,但就是不想动;

● 琐事拖了又拖,等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去做;

● 甚至连娱乐活动都觉得累,躺在床上刷手机,却很难有深度的放松。

图片来源:《古泷兄弟与四苦八苦》

从外在来看,这似乎是一种「懒惰」,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防御——当个体感知到努力的意义在下降,身体就会自动调整主观活力水平,以减少无意义的消耗。

于是,人的活力就像一个缓慢泄气的气球,难以重新鼓起动力,曾经的热情和充盈感也变得遥不可及。

2. 充满不确定的「萧条感」:一种集体无意识地低活力

在这个时代,信息像洪水一样不加筛选地涌入我们的生活。当环境中弥漫着「未来不明朗、不确定」的气息时,这种情绪也会像潮湿的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

图片来源:《什么都不想做》

在这样的氛围里,个体的心理也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大脑对于未来的预测偏消极,于是减少投入、降低消耗,甚至是停止前进。这种情况下,人就会变得更加「低活力」:

对机会不再敏感:即使有新的工作、学习或社交机会,也提不起兴趣,避免消耗;

习惯于求稳:不愿挑战,厌恶损失,想学习新技能前会先想「这个以后真的用得到吗?」;

失去长远规划:以前可能会想 5 年后、10 年后的生活,现在觉得能活着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低能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并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而是在一次次的信息输入、情绪同化、现实打击中,慢慢形成的省电模式。

3. 习惯性自我否定和回避困难,活力慢慢萎缩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活着特别带劲的人,对自己总有种天然的自信?不是说他们真的无所不能,而是他们有一种信念——我可以试试。

而习惯性自我否定的人,恰恰相反。

● 在面对新事物、新变化时,第一反应是——「这么难,我肯定学不会」

● 在面对挑战时,不再想着如何克服,而是想着如何避免出错。

● 在面对别人的夸奖时,也会本能地怀疑:「他们是不是只是客气一下罢了」

于是,我们就会慢慢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不敢尝试 → 没有成功经验 → 更不敢尝试 → 越来越确信「我不行」

图片来源:《初恋的恶魔》

而研究发现,对负面信息敏感、倾向于逃避负面事物的人,反而更容易自我损耗,主观活力水平往往较低;而对正面信息更敏感、愿意主动追求目标的人,能维持更高的主观活力水平[5]。

由此可见,活力不是越用越少,而是可以被激发的,如果总是选择回避,活力就会像长期不用的肌肉一样萎缩,而一旦开始行动,它又会像火苗一样,被一点点重新点燃。

想要找回活力

从重塑认知和夺回主导权开始

● 重构对于「活力」的认知

前面有讲到,只有在人们认为活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时,才会在一项费力的任务之后感到精疲力竭[4],因为大脑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对活力的「图式」,即一套关于「活力如何运作」的内在规则[3]。

而修正、重构这种「活力图式」,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图片来源:《海街日记》

可能从前你一直认为「运动会让我更累」,但当你看到研究说运动反而能让人更有活力时,活力图式就会被松动,如果你在某几次的运动中切实感受到活力水平的提升,活力图式就会被更新为「运动会让我更放松更有活力」。这就是对自身活力认知的重新发现 。

改变活力图示的核心在于打破旧有认知,建立新的活力经验,可以尝试:

先觉察,写下你对活力的固有信念,比如:

光是活着已经很累了,哪还有精力运动啊?

下班后我就什么都不想做,必须摊着来恢复能量。

我不适合早晨工作,早晨就是没精神。

然后尝试去寻找反例:

你是否有哪天运动后反而更精力充沛、感觉焕然一新了?

你有没有发现,下班后其实出门散步、和朋友聊天,也能够恢复能量。

有时候早上听点喜欢的音乐,或者来杯咖啡,是不是也会很有精神?

当你发现自己的固有认知和现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时,活力图示就开始松动了。

这不是让我们在疲惫时强行让自己提起精神,而是尝试去找到自己的活力开关,让活力成为一种可以主动调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天生决定的资源。

● 夺回主导权,让自己成为叙事的主体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当我们认为自己是行动的发起者,认为当下的行为出于自主选择时,活力会更容易维持;相反,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只是被环境推着走的「棋子」,被动执行不得不做的事情,活力就会迅速被消耗[9]。

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难感受到「自主选择」的空间,仿佛自己只是系统中的一个螺丝钉,永远被动运转。

图片来源:《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面包》

这时候,硬要找到意义也并不现实,但如果换个角度,问问自己为什么还愿意做这份工作,可能会让我们意识到无意义的工作中也有我们主动选择的部分。

比如:

因为它能让我获得稳定收入,给我稳定感和安全感;

因为它让我规律作息,生活有主线,至少不会彻底陷入无序;

因为和同事八卦也很有意思,多了一些乐趣来源。

这会提醒我们,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看似「被迫」的选项,可能是因为它也满足了我们某些难以割舍的需求。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种心态:复习、工作、健身的时候,想象自己是复仇的公主。这也是一种很典型的视角转换,让自己从「环境的受害者」转变为「行动的主体」,在看似被迫的选项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图片来源:《母亲河》

● 建立搭建支持系统,让活力不容易消耗殆尽

当我们感到精疲力竭时,支持系统可以成为重要的「能量补给站」,帮助我们更好地恢复和维持活力。

研究发现,个体在工作环境中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无意义感对主观活力的负面影响[10]。也就是说,哪怕我们觉得工作本身没什么意义,但如果有支持我们的同事,我们的能量水平仍然可以维持在较高状态。

图片来源:《重启人生》

不仅如此,支持系统还能让我们更愿意调动自己的能量储备。在一项实验中,有支持性朋友陪伴的受试者,在锻炼中可以坚持更久,研究者认为,当我们知道有人在支持自己时,大脑会觉得很放心,不再过于吝惜能量,因此我们能投入更多,撑得更久[11]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同温层,和能够彼此理解的人交流,哪怕只是一起吐槽,也能让我们内在更有归属感。

支持系统就像一个充电站,它不会让我们时刻活力满满,但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会知道永远都有个地方可以进行快充。

最后

虽然这篇文章一直在讲如何提高活力水平,但同时,我们也不必执着于让自己每天都能量满满。

有时我们精力充沛,渴望探索世界;有时我们也想要停下来,安静地感受内在。低潮并不意味着懒惰或退步,而是身心在积蓄能量、调整步伐的过程。

真正重要的或许不是时刻保持高能,而是在接纳能量流动的同时,找到一种平衡——既不过度消耗自己,也不长期停滞在低活力的状态。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也欢迎转发给你周围的朋友,也许你的一次分享,也能给别人带来一些能量~

图片来源:《女子警察的逆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3岁胡歌断崖式衰老,眼袋肿大身材发福,新片票房失利状态差

43岁胡歌断崖式衰老,眼袋肿大身材发福,新片票房失利状态差

萌神木木
2025-11-19 14:33:29
“地表最强特警”任山西公安厅副厅长,曾负责奥运会安保任务

“地表最强特警”任山西公安厅副厅长,曾负责奥运会安保任务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20:30:07
静待抽签!2026年世界杯42支直通队+22支附加赛球队全部出炉

静待抽签!2026年世界杯42支直通队+22支附加赛球队全部出炉

懂球帝
2025-11-19 11:09:49
包河区委书记调整

包河区委书记调整

网易安徽
2025-11-19 20:28:19
重磅:莫斯科再遭大规模空袭!俄罗斯最大机场被迫关闭

重磅:莫斯科再遭大规模空袭!俄罗斯最大机场被迫关闭

项鹏飞
2025-11-19 19:27:42
霍启山娜然恋爱风波升级,知情人曝两人相恋多年,疑获霍震霆认可

霍启山娜然恋爱风波升级,知情人曝两人相恋多年,疑获霍震霆认可

心静物娱
2025-11-19 11:18:18
琉球群岛,重归我国的可能性大吗?

琉球群岛,重归我国的可能性大吗?

文史达观
2025-11-18 19:35:14
克莱狂言震联盟!放话加盟雷霆开王朝,誓超詹库拿第五冠

克莱狂言震联盟!放话加盟雷霆开王朝,誓超詹库拿第五冠

KD说球
2025-11-19 10:59:59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古怪奇谈录
2025-11-06 14:50:51
中国2000架退役歼7可外销朝鲜,解放军若武统收台,将是重要力量

中国2000架退役歼7可外销朝鲜,解放军若武统收台,将是重要力量

老范谈史
2025-11-19 20:48:19
中国撤侨从不收费,唯独这次破例,网友:活该,就应该多收一点!

中国撤侨从不收费,唯独这次破例,网友:活该,就应该多收一点!

小lu侃侃而谈
2025-09-21 19:34:17
局势已恶化,又一国将介入台海?美军通知李在明,优先对付解放军

局势已恶化,又一国将介入台海?美军通知李在明,优先对付解放军

乐天闲聊
2025-11-18 14:39:08
因首席科学家造假被广泛关注的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怎么样的大学?

因首席科学家造假被广泛关注的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怎么样的大学?

高等教育数字局
2025-11-19 12:00:51
A股:大家做好准备了,明天(11月20日),A股或将迎来大变盘?

A股:大家做好准备了,明天(11月20日),A股或将迎来大变盘?

财经大拿
2025-11-19 12:13:34
她是“唐朝第一美人”,毒杀亲父,与母侍一夫,最终却下场凄惨

她是“唐朝第一美人”,毒杀亲父,与母侍一夫,最终却下场凄惨

大千世界观
2025-11-18 20:29:30
取消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机酒已全额退款,未来出行仍在观望

取消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机酒已全额退款,未来出行仍在观望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23:22:18
日本外务省拒绝中方所有要求且不会向中方道歉

日本外务省拒绝中方所有要求且不会向中方道歉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18 23:44:16
陈梦率队问鼎全运会!山东苦战5盘险胜河北,孙颖莎空砍2分获亚军

陈梦率队问鼎全运会!山东苦战5盘险胜河北,孙颖莎空砍2分获亚军

烧体坛
2025-11-19 21:31:02
80年代,许晴与巍子在火车站的一张留影

80年代,许晴与巍子在火车站的一张留影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9 15:50:39
释永信被批捕:糜烂私生活披露,女方口供流出,私生女系公职人员

释永信被批捕:糜烂私生活披露,女方口供流出,私生女系公职人员

博士观察
2025-11-19 17:46:43
2025-11-19 21:55:00
河南潜合自动化
河南潜合自动化
智能料位贴片料位计,可编程脉冲控制仪,重锤料位计,料塔称重物联网系统
109文章数 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只等特朗普签字 重量级名字或出现

头条要闻

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只等特朗普签字 重量级名字或出现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艺术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今年,最没节操的几所英国大学!

毛衣+阔腿裤、羽绒服+裙子,这5组搭配照着穿就很时髦!

亲子要闻

孩子患病后,父母要免于恐惧、降低焦虑,掌握真正的康复方法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