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可闻墨香千书万卷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
书本可以带领我们遨游
今天 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
快来和小妮一起聊聊你读过哪些书吧!
No.1
《青春之歌》
阅读感悟
《青春之歌》该书主要以林道静的视角进行叙述,在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的背景下,中国青年面对国民党进行的反抗斗争。读出中国青年在面对不公时的勇于斗争,读出中国青年在面对国将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读出中国青年们团结一致。越往下读越是让人心生共鸣,这因我们有着一个共性,中国青年。鲁迅曾说:愿青年只是向上走,不愿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光的发光。作为青年我们应当这样不被时代所裹挟。
体育学院 胡文静
No.2
《树之生命 木之心》
阅读感悟
《树之生命 木之心》展现了日本老木匠与树木的深刻羁绊。作者在与树木的对话、雕琢中,尽显对自然的敬畏。老木匠们遵循自然规律选材、施工,珍视树木生命,让木材发挥独特价值。这让我意识到,人类应放下傲慢,以谦卑之心对待自然。每棵树都有生命历程,我们要学习尊重与顺应自然,而非一味索取,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智能制造学院 王匿止
No.3
《今日店休》
阅读感悟
今日店休,“抱歉,深爱的人正面临生死的考验,我要去陪她,请原谅我的任性”。是书店老板店休粘在门上的手绘海报。书店老板手绘一张张的海报,治愈着大家。这家“青空书房”的书店,初心是:高价回收,低价卖出。让好书与好人相遇。后来妻子因病去世。他始终如一日地把这家书店开下去。他说只要我还活着,她就还在我身边。
从阅读中体验不同人生,好好生活,与大家共勉。
外国语学院 赵婷婷
No.4
《人生》
阅读感悟
我推荐的书为路遥的《人生》。该书以改革时期的陕北乡村生活为背景,深刻地讲述了主角高加林在人生不同的选择中,因不同的境遇和欲望而造就的一生。他迫切地想要在大城市去摆脱来自农村身份的束缚和社会变革下的压迫。可人生的抉择往往是决定性的,面对一直爱着自己的巧珍,他深知来自巧珍真挚而淳朴的感情多么难能可贵。可面对城市和名利的欲望如纸醉金迷中衍生的混布蒙住他的心,从而是自己和巧珍走向不同的人生。
智能制造学院 张衡
No.5
《谈美》
阅读感悟
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有感: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与“有所为而为”相反。意思是不要功利的去做事情,不把结果当成目标,而是把这件事本身当成目标。你做了这件事,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本身它就已经成功了。结果好坏,是成功经验或是失败教训,它都会对你未来的发展有益。
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刘婷婷
No.6
《人世间》
阅读感悟
我前段时间看过的一本书《人世间》。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是有使命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人们以不同的价值观为导向,走过不同的人生路径,彰显不同的人生价值。《人世间》中的各色人等,于时代潮流中起起落落,寻找自己的爱情,寻找自己的机遇,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个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甚至有人早早陨落。人世间,多歧路。周家二兄妹,谁没有经历挫折?
外国语学院 刘虹利
No.7
《红楼梦》
阅读感悟
翻开《红楼梦》的书卷,一页一页展示着曹雪芹用半生血泪筑就的琉璃世界,原是一面照彻天地的菱花镜。大观园里游走的金钗们,分明是人间最鲜妍的花魂,却在太虚幻境的册页里早早注定了飘零的谶语。通灵宝玉与金锁的姻缘,原非木石前盟,不过警幻仙子掌中辗转的因果。当我掩卷时,金陵十二钗的册页仍在风中翻飞,大荒山下的顽石依旧镌刻着未尽的偈语。这座用诗行砌成的红楼,终究成了丈量红尘深浅的一把玉尺,量尽了三生石上斑驳的泪痕。
文学与传播学院 汪维
No.8
《长安的荔枝》
阅读感悟
《长安的荔枝》在看书名前我以为是一个很普通的讲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实不然,核心是讲李善德作为一名九品芝麻官奉旨将岭南的荔枝运回长安,并要求新鲜。故事总体是曲折离奇的,充满了很强的故事性,故事情节很紧凑且吸引读者,会有想要一读了之的快感和好奇感。
文学与传播学院 马苗
No.9
《毛泽东自述》
阅读感悟
我本来就通过历史书,以及相关影片了解过毛主席的生平。但从来没有听过他自己讲述自己的人生。 当我目瞪口呆的看着他求学求学再求学,在那时交通不太方便时候,从长沙,到北京,到上海,一时对时间有疑惑,我觉得经历了那么多,少说人生也要半百,但我浅显了。我粗略地算了算,那一年,他二十七岁。只比如今的我大八岁,但经历的事情比我多了四五倍。于是我带着敬佩的感情继续读,旁观着伟人的成长,佩服伟人那坚强的毅力。我没看完,却又再次往回读,惊心动魄的经历总是会让我对之前所读的内容有所怀疑,于是把一些故事读了又读,以至于这本书我读的及其慢。我想要随便摘抄,结果发现几乎每句都可以摘录下来,于是开始在书上写画。
教师教育学院 聂文峰
No.10
《许三观卖血记》
阅读感悟
《许三观卖血记》中最让我动容的,是许三观对家庭的爱。他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却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父爱的伟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不仅是对生活的无奈选择,更是对家庭责任的坚守。他的妻子虽然性格泼辣,但在艰难的岁月中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他的三个儿子,虽然并非全部亲生,但他却视如己出。亲情的力量,让许三观在苦难中找到了温暖和力量。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不仅是个人的苦难,更是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
外国语学院 胡珈侥
No.11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阅读感悟
只有相信自己,胜算才最大。历史是由谁书写的呢?我想,是我。这是读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两句话,从此也始终鼓舞着我前进的步伐。书中的主人公塔拉,从垃圾场到大学,从巴克峰到剑桥哈佛,从大字不识到硕士博士。命运多舛,她只点头说好,那是教育给她的新世界,那是她生命的无限可能!我想我也该无所谓别人口中的自己应当是什么样子,坚定己心,生命有无限可能,飞往我的山。
外国语学院 许文静
No.12
《爱的艺术》
阅读感悟
我推荐一本心理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叫《爱的艺术》,书中在一开始就提到“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需要学习和努力的能力”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成了人克服孤独和分离的需求。我认为一段健康的恋爱应该是双方能够积极地给予彼此,主动在为对方带来情绪价值的同时,自己内心也能充满活力。成熟的爱应该是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爱还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教师教育学院 景文煜
No.13
《挪威的森林》
阅读感悟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经典之作。它以细腻笔触讲述主人公渡边在青春时期的迷茫与成长,围绕他与直子、绿子之间复杂的爱情,展现了青春岁月里的孤独、痛苦与挣扎。直子的脆弱与离世,绿子的热情与活力,都给渡边带来深刻影响。书中既有对爱情失落的怅惘,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作者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深入刻画人物内心,将青春的迷茫与救赎娓娓道来,是一部触动心灵、引人深思的佳作。
智能制造学院 刘峻松
No.14
《小王子》
阅读感悟
《小王子》人生是一场充满未知与变数的旅程。小王子在旅行中逐渐认识到,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与困境。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学会面对生活的艰辛与痛苦。正如小王子所说:“最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人生的真谛往往隐藏在平凡与琐碎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与感悟。只有当我们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积极寻求内心的真实与善良,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实现生命的价值。
文学与传播学院 魏敬媛
No.15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感悟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并不是打开书看这么简单,学会“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门学问。阅读是有层次的,它有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层次。同时,阅读也是有方法的,不同的读物有不同的方法。读一本好书,正确的读书能够帮助生命与心智的成长。
文学与传播学院 易梓月
No.1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阅读感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用一场温暖又奇妙的心理咨询,为我们拨开迷雾。书中那只抑郁的蛤蟆就像陷入心理困境的我们,在与心理医生的对话中,一步步探索内心世界,学会接纳情绪、理解自我、化解冲突。它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教材,而是能照进心灵的温暖光束,帮我们驱散阴霾,以更积极的心态,拥抱大学生活,奔赴灿烂未来 。
康养产业学院、医学院 王茂璐
No.17
《人类简史》
阅读感悟
最近在读《人类简史》,它以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人类发展历史,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科技革命,他讲述了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进步,核心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它的内容深刻,文风平实。读完之后让我了解了很多有关远古人类的知识,也逐渐对那段未知的历史产生了强烈兴趣。非常值得读一读。我喜欢在晚上阅读,每次阅读是否感觉自己生活在了那个时代,朴实的文风也利于助眠。
外国语学院 肖雪
No.18
《天蓝色的彼岸》
阅读感悟
我喜欢的一本书叫作《天蓝色的彼岸》,这是一部触动心灵的生命寓言。因车祸离世的男孩哈里,以幽灵身份重返人间,与亲友完成未竟的告别。作者用孩童视角,将死亡写得温柔又充满哲思,没有沉重与恐惧,只有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爱的领悟。书中那些细腻的情感,如哈里对家人的眷恋、对未道尽话语的遗憾,都在提醒我们:生命脆弱无常,要珍惜当下每一刻,及时表达爱与善意。这本温暖的小书,适合所有渴望读懂生命、学会告别的读者。
智能制造学院 梁塽
No.19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阅读感悟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本书,我深感震撼。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探索与觉醒。 书中通过橘子这一象征,告诉我们生活中的选择和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正如我们的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条。主人公在经历种种困惑和挑战后,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真我和梦想。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活就像一场旅行,充满了未知和变数。我们不能被传统的观念和束缚所限制,要敢于打破常规,去尝试、去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总之,《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文学与传播学院 宋凌云
No.20
《追风筝的人》
阅读感悟
《追风筝的人》:“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不顾一切的去重新找回那个曾经的自己吗?”读了这本书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心灵的救赎。阿米尔的懦弱与自私和哈桑的忠诚与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人性的复杂,但阿米尔最终的救赎行为体现人性的美好。他的成长充满了自我的探索和心灵的蜕变,最终勇敢直面,向着光奔跑。其中我最喜欢“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追”。
智能制造学院 李海秀
未见世界时
书籍是世界的外延
见过世界后
书籍又成为世界的注脚
让我们珍惜人间好时光
莫负朗朗读书时
「READING」
请以上参与本次读后感征集活动的同学
于4月24—25日
上午9:00—11:00
下午15:00—17:00
到莲湖校区图书馆大楼C308办公室
领取你的书籍盲盒
编辑:彭灿 谭春霞
审核:杨柳 尹亮 李美林
终审:何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