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读者问:
我有30多年的燥郁症,自己一路死抗自学自救现在五十一了,终于把自己疗愈好了。
对于儿子,我也鼓励他要向上努力自强,我也跟他说有什么困难都会帮他,可他就是不听我的话。除了和我杠就是闲我烦。
他要一直这样下去,感觉就无药可救了,求老师帮帮我,给我指点迷津,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自己知道自己要改变,才会不枉此生?
回答:
对于这位妈妈,我深深体会到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及与命运对抗时,一路的艰辛。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家长,都无比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如自己所愿般成长。
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会遇到上述所说问题,“孩子根本不听父母话的情况”。
这里,我的建议如下:
一,作为父母,首先要操作正确。
就是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作为父母,要首先从“改造孩子”的目标,调整为“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
简单地说,就是:你的沟通方式不对,一切白费。
你付出再多,你的爱再多,也是没用的。因为孩子根本没有收到、感受到。
二、作为父母,要建立起一个心理基础:
1、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他们要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这份责任不是父母来承担的。
2、孩子如果改变的话,这份改变,只能是从他们自身觉醒开启,他人说再多都无用。
3、作为父母,要想办法,从教育孩子,变为孩子的人生顾问。父母把应该说的话说到,至于孩子如何选择,由孩子自己决定。
三、与孩子沟通、交流模式的重新建立:
1、沟通交流的场景:最好选择在双方放松的场合,比如吃完晚饭,一起散步时。在表达方式上,可以这样说:妈妈这段时间有些担心你,我们一起聊聊,你看好不好?
2、在孩子说自己想法的过程中,要控制自己打断对方说话的冲动,保持眼神交流的过程,并用“嗯、我在听”这样的词汇进行回应,不要以读者的口吻交流。
3、明确对方心中,对于生活价值的确定:
比如,询问对方: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或,你看妈妈可以为你提供哪些支持呢?
四、激励系统建设:
1、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口头鼓励。也可以通过背后夸奖的方式,通过第三人进行转述,传递对于孩子的正面评价。
2、对孩子进行体验式教育:
寻找一些特殊的生活场景,带孩子去体验,让他看到消极生活的坏处。
还有,就是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场景中,让孩子看到父母工作的情况,让他体验到生活并不是如想象般美好。
五、温馨提示:
1、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要幻想跟孩子聊一次就可以让孩子立刻改变,目标的实现,不是可以立刻显现出来的。切忌不要过于心急,说话急躁。
2、如果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出现“矛盾冲突升级”的状况,可以采用“沟通暂停”的方法,作为父母,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可以说:
这个问题我们有不同观点,现在都冷静一下,找时间再谈!
3、一事一议,作为父母,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切忌说得兴起,把沟通交流变成了父母的”诉苦大会“,陈芝麻、烂谷子,过去的事一遍遍重复。
不要把生活的压力,转嫁给孩子。
4、重中之重,成长的责任,应该是孩子本身,父母做到应尽义务,保持爱的联结,同时注意与孩子之间的界限,对于孩子的成全与成长之道,全在于此。
六、特殊情况的必要手段:
如经过漫长的时间,孩子仍然毫无改变,作为父母,有时是需要有一点狠心的。
你要选择性的、甚至是刻意的,让孩子在社会中吃一些苦头。
有时,没这点狠心,孩子永远不会体谅到父母的付出和苦心。
如果再严重一些,你遇到的是一个”白眼狼“式的孩子,那就越早让孩子吃苦头,反而是父母的一种慈悲。。。
七、人生悟道:
须知,人这一生的行走中,父母早晚会离开你,儿女也会早晚离开你,最终留下陪伴你的,最有可能的是伴侣,所以,请你努力经营好夫妻关系,老来伴儿才是你一生最后的时光。
如果,老来伴儿也成为奢侈,你无人陪伴,那我想请你:
对于孩子,如实在无法教育,在尽好父母义务后(人生的指导、亲情的关怀、家庭的温暖、物质上的适当支持),孩子人生的选择,终由他们自己来完成,就让他们独自行走吧,这也是他们人生的命运。。。
那就请你努力过好,自己接下来的余生。
还有,对于孩子的教育,最好是从孩子刚刚有成长的记忆时开启,那些在成年后出现问题的孩子,往往都与父母的教育不当,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
我也想请广大的父母们,同样也要有一个总结和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