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约1039字,阅读需要3分钟
“台账报表多、工作任务重”,曾是不少基层工作者头疼的难题。而今,这一困境正被破解。
当前,天府新区对标市级技术指南“151”架构,完成新区“报表通”系统升级改版,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运用”“一类数据、多维应用”。
压减154张表
破解“信息孤岛”
据了解,“报表通”减的是报表,通的是数据。数据烟囱、信息孤岛被打破之后,社会治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为解决“重复填报”问题,天府新区建立健全《基层报表准入审核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压减报表154张、数据项1000余个。同时,依托“报表通”完成193项市级任务,启用31张部门间横向报表,涵盖进出口企业贸易信息、市场主体企业主要人员信息等,实现外贸数据共享,为审核工作提速增效。
“目前,新区‘报表通’数仓汇聚4个基础库、11个主题库,上架学校、停车场等64项共享数据,并接入105项市级回流数据,按权限分发至部门、街道、社区三级。”智能制造局相关负责人举例:“‘报表通’的取数用数功能优化后,获取街道企业信息变得轻而易举,为产业园区考核工作节省了不少精力。”
新兴街道实践
电动自行车整治“一键闭环”
“报表通”系统投入使用后,效果如何?新兴街道的网格员深有体会。
新兴街道的庙山、小桥这两个社区地处天府新区、锦江区、龙泉驿区三区交界,总面积超9.76平方公里,居住着24591人,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大,长期以来都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
以往,类似电动自行车安全巡查整治等工作,对该辖区内的网格员而言是一场体力与精力的双重考验。去年8月以来,新兴街道创新利用“报表通”系统支撑开展电动车安全巡查,取得较好成效。
“通过报表通系统后台快速比对数据,我们精准匹配出户主数据2331条、网格数据8045条,减少90%上门摸排‘跑腿”工作量。”新兴街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网格员手持手机端设备,现场排查违规充电问题并即时上报,排查结束,系统自动汇总生成电动自行车安全巡查数据套表,减少35%填报工作量,还能实时更新处置进度,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为基层减负又赋能”,极大提高了电动自行车安全巡查整治工作质效。
多场景延伸
从风险预警到暖心服务
当前,“报表通” 已广泛应用于天府新区民生服务领域。
在多人租住房屋安全风险预警方面,联合多部门采集信息,与基础库数据比对,生成7504套风险提示清单分拨至街道,减少10%基层摸排工作量。
针对高龄老人服务,自动匹配60岁以上老人信息,关联市级回流数据标签,生成服务提示推送给街道工作人员,减少80%走访工作量。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跨部门综合监管、医保精准参保……“报表通”的应用,让基层减负、居民受惠、企业增效,而天府新区的步伐还不止于此。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天府新区将持续深化‘报表通’应用,严格落实基层报表准入审核制度,控制下发基层报表数量,让更多基层工作者摆脱重复填报困扰,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记者:郑晓凤
编辑:周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