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咕噜砂锅
尝鲜餐厅|小花园
傲客自费试吃第1157家 尝鲜评级通过第612家
曾经觉得,热门商圈里的网红装修餐厅游客店;但游客表示:我才不是大冤种!
其实现在很多旅行做攻略的人,更爱用脚来丈量城市,许多藏在犄角旮旯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店,反而被游客误打误撞遇上了。
这家就是被外地来的游客朋友种草的。
01.
老房子,新砂锅
跟着导航七拐八弯闯进小胡同,终于在小坡的尽头看到他家:摆咕噜砂锅。入口巷子窄得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人,空气里浮着酸腌菜与焦糖色砂锅汤的混战气息。
也许很难在主城区见到这样老的房子了。破旧的墙根、红色的砖瓦,露天的过道,瞬间隔绝了城市外的喧闹和繁华,像是回到小时候的老宅。
入眼就是明厨亮灶操作台,厨师一人手上掌管着3-4个砂锅菜,“哐哐”砸上煤气灶的动静,惊起香喷喷的油烟气。
踏进低矮的房门,几张矮桌整齐排列,窗口的风铃叮当作响。
02.
咕噜咕噜,摆砂锅
糖醋丸子最先上桌,酱色汁水正咕嘟着冒起焦糖泡,光是闻着就口舌生津。
琥珀色糖壳酸甜浓郁,咬开却露出雪白马蹄碎,马蹄碎裹着肉糜挤在丸子芯,汁水在口腔炸开,马蹄粒“咔哧咔哧”的清凉暴动,爽脆有嚼头~
每道砂锅上桌都在咕噜翻滚,臭豆腐切作麻将大小,发酵出浓郁的香臭,劈头盖脸撞进鼻腔。
鱼块炖到骨肉将离未离,筷子轻夹便绽出雪白肌理。鱼肉嫩得近乎悬浮,存在感几乎被臭豆腐掩埋。
最凶险是那勺浮在表面的辣油,拌进米饭时油珠裹着米粒融成一团,臭、鲜、辣三重奏在嘴里炸响。
是两锅下饭菜的掰头。螺丝椒炸出虎皮纹的辣子炒肉正冒着镬气,肉片蜷成浪尖上的小船,油汪得能照见人脸上辣出的红晕。
夹起来沉甸甸的一筷,咬下去满口流油,最好的归宿是和米饭拌在一起,边擤鼻涕边扒光第三碗饭,米粒裹着焦香辣椒皮黏在碗底,用勺背刮出沙沙响,给这场辣味狂欢打响节拍。
辣椒下得又多又猛,甜脆和火辣具存,被重油煎得皱巴入味,就着米饭猛吃!很有味儿。
03.
小碗家常菜
从辣味风暴抢救味蕾,需要香甜软糯的粉蒸排骨。
蒸到酥烂的排骨塌在米粉里,肥脂化作琥珀冻,不消多用力就轻松脱骨,在绵密米粉间塌成肉泥,抿出香料的香气,瘦丝缠着糯香往喉头溜。
垫底的土豆早被蒸汽驯成沙瓤,吸饱了肉汁与糙米香,边缘凝出焦糖色的壳。
焯得碧玉般通透的茼蒿杆堆成小山,干辣椒炸成火焰山碎片,焦褐卷边里迸出烟熏辣意,劈头撞碎茼蒿自带的青草涩气。
七分脆,咬下时“咔嚓”一声,蒜香混着干椒焙炒的焦苦在齿缝流窜。
砂锅汪着红色的浓汤,青豆像翡翠珠子沉浮其间,被酸汤煨得半化不化,舌尖碾过时沙瓤里迸出鲜甜。腌菜再酸一点才是云南家常饭桌的味道。
鸡枞油星星点点渗进面条,菌香来得含蓄,需得连扒三口才能逮住那缕游丝般的坚果气,倒是比不上期待的口味。
辣子炒肉的红油拌进去,焦糊辣椒皮挂在面条上,胡萝卜丝脆生生挑破酱汁的黏腻,酸醋从碗底偷袭而来,恍如走廊忽至的穿堂风。
暮色漫过老瓦房的脊线时,砂锅还在煤气灶上咕噜作响。木门吱呀一声,最后一缕辣香缠着香茅草钻进巷子。
玉溪陆顺小菜馆 | 凤凰新村
太小食堂 | 小花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