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天顺路一家名为“清苗良咔”的推拿理疗馆里,三名成年人正合力按住一名六个月大的婴儿。
成都一推拿馆给6个月婴儿刮痧
婴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刮痧板反复摩擦着幼嫩的脖颈皮肤,工作人员却声称“刮习惯了没有感觉”——这段发布于2025年4月16日的视频,将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商业利益媾和的荒诞剧码推向舆论风暴中心。
当推拿馆负责人以“家长同意”“免费服务”辩解时,我们有必要清醒认识到:这场披着传统文化外衣的医疗闹剧,本质是资本对科学伦理的践踏。所谓“两颈动脉之间安全操作”的说辞,在医学解剖学面前不堪一击。
婴幼儿颈部皮肤厚度仅0.04毫米,相当于成人皮肤的1/3,此处密集分布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粗暴刮擦可能引发心率骤降甚至休克。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4年的临床数据显示,因不当刮痧导致颈部血管损伤的婴幼儿案例,三年间增长了470%。
刮痧疗法标榜的“活血化瘀”在现代医学语境下更显荒谬。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实验证实,所谓“出痧”不过是机械损伤导致的皮下毛细血管破裂,与拔罐、放血等伪疗法同属自残式治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24年系统性回顾研究指出,刮痧宣称的91种适应症中,87%缺乏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支持,剩余13%的研究存在严重设计缺陷。这种通过制造创伤来“排毒”的原始思维,与中世纪欧洲的放血疗法如出一辙,都源于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知匮乏。
值得警惕的是,中医利益集团正通过标准制定实现伪科学合法化。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导的《刮痧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将“痧症”定义为“经络气血不通”,这种虚构的病理概念被包装成22种适应症。
而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疾病分类》明确指出,“痧症”不属于任何医学认证的疾病单元。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该标准制定单位同时经营刮痧师职业培训,形成从标准制定到商业变现的完整产业链。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操作,使得成都推拿馆能公然宣称“出生9天婴儿可刮痧”却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婴幼儿医疗安全防线正在被传统糟粕洞穿。涉事推拿馆的工商登记显示其仅为“美容美体服务机构”,却长期开展儿童诊疗业务。市场监管部门核查时,店家竟以“家长自愿”为由逃避追责。
这种监管漏洞与2023年广西婴儿艾灸烧伤致死案如出一辙,暴露出我国非医疗机构非法行医的治理困境。
更令人忧虑的是,某中医专家在媒体辩护时声称“三岁以上可考虑刮痧”,这种毫无循证依据的建议,实则为商业机构继续残害儿童发放免罪金牌。
当中医利益集团用“文化传承”绑架科学精神时,我们必须重申医疗行为的底线:任何疗法在应用于人体前,必须经过双盲试验验证,明确风险收益比。
成都卫健委对涉事机构“不属非法行医”的认定,本质上是对现代医学伦理的背叛。那些高喊“中医博大精深”的既得利益者,可敢让自己六个月大的孩子接受颈部刮痧?
当传统与科学碰撞时,我们选择站在婴儿撕心裂肺的哭声这边——因为真正的医学进步,从来不以牺牲弱者作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