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票自 2024 年 2 月以来首次形成“死亡交叉”(Death Cross),50 日均线跌破 200 日均线,外界普遍看跌!
一、稍微解释一下
所谓的死亡交叉是滞后指标,反映短期趋势(50 日)对长期趋势(200 日)的向下突破,通常预示市场情绪转空。但历史上特斯拉的死亡交叉后股价表现分化并不都是跌:
- 2022 年 12 月:交叉后 3 个月内下跌 35%,主因美联储激进加息、马斯克抛售股票及需求疲软。
- 2021 年 7 月:交叉后短期回调 5%,随后因交付量增长、行业热潮反弹。
这表明技术信号需与基本面、政策环境结合,当前核心矛盾在于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与特斯拉自身基本面的疲软,并不一定就是特斯拉出了问题。
二、特朗普政策是核心影响
- 关税政策的双刃剑效应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加征 25% 关税(4 月 3 日生效),直接冲击特斯拉的供应链成本。特斯拉约 30% 的零部件依赖进口(如中国电池、德国电机),关税可能导致单车成本增加2000-3000 美元,利润率压缩 2-3 个百分点。不过,特朗普近期暗示可能对汽车零部件关税实施临时豁免,以帮助车企调整供应链,这一政策的模糊性短期内可能缓解市场担忧,但豁免范围和持续时间尚未明确,存在反复风险。 - 政治博弈与市场情绪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公开矛盾(如关税争议、抵制示威)加剧了投资者对特斯拉的信任危机。2025 年 3 月爆发的 “抵制特斯拉” 活动导致品牌形象受损,部分消费者将购买特斯拉与政治立场挂钩,可能抑制需求。此外,特朗普政府推动的 “政府效率部” 调查引发舆论对马斯克分心的担忧,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
三、特斯拉的基本面挑战
- 交付量与需求疲软
2025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 33.67 万辆,同比下降 13%,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39 万辆,创近三年最低季度销量。核心车型 Model 3/Y 交付量同比下滑 12.4%,反映价格战(如 Model 3 推出 5 年 0 息政策)和竞争加剧(比亚迪、蔚来等中国品牌冲击)的双重压力。欧洲市场销量下降 40%,中国市场下滑 14%,显示其全球扩张受阻。 - 成本与利润率压力
尽管特斯拉在 4680 电池自主生产上取得进展(成本效益超越供应商),但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仍是隐患。2025 年碳酸锂价格虽较 2022 年高点回落,但受储能需求增长推动,锂资源供需紧平衡可能再度推高成本。此外,关税、物流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毛利率从 2024 年的 18% 进一步下滑至 15%-16%。 - 产品周期与竞争格局
特斯拉的车型迭代节奏放缓,Model 3/Y 已上市多年,缺乏重大技术升级;而比亚迪、小鹏等中国车企通过高性价比车型(如比亚迪海豹、小鹏 G6)和智能化配置(如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抢占市场份额。特斯拉的 FSD 技术虽计划于 2025 年 6 月推出付费服务,但纯视觉方案的安全性争议可能影响用户接受度。
四、市场环境与资金动向
- 美联储政策与科技股承压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4.25%-4.5%)以抑制通胀,科技股整体估值受压。特斯拉作为高估值成长股,其股价对利率敏感度较高。若 2025 年降息预期落空,可能加剧抛售压力。 - 机构动向与内部抛售
瑞银、高盛等机构下调特斯拉目标价(瑞银降至 190 美元),并给出 “卖出” 评级,理由包括需求担忧和关税影响。同时,特斯拉高管近期抛售股票(如 2025 年 2 月马斯克减持 2.337 亿美元),可能引发投资者跟风撤离。
五、潜在支撑因素与未来变量
- 战略调整与成本控制
特斯拉通过4680 电池自主生产模块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计划 2025 年推出入门级车型 Model 2(售价 2.5 万美元),以开拓大众市场。此外,Cybertruck 进军中东市场(2025 年底交付)可能带来新增长点。 - 政策豁免与贸易缓和
若特朗普兑现汽车零部件关税豁免承诺,特斯拉可阶段性缓解成本压力。此外,中美贸易谈判若取得进展,可能降低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 - 技术突破与行业趋势
特斯拉的纯 AI 全自动驾驶(FSD)技术若在路测中验证可靠性,可能重塑市场对其 “科技公司” 属性的认知,推动估值修复。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5 年预计达 25%)仍为长期利好。
六、综合研判与投资建议
- 短期风险(1-3 个月)
- 技术面:死亡交叉叠加成交量放大可能确认下跌趋势,目标价或下探至 200 美元(较当前股价跌约 20%)。
- 基本面:Q1 交付疲软、关税成本上升、高管抛售等因素可能引发进一步抛压。
- 催化剂:若特朗普明确扩大关税范围或豁免不及预期,股价可能加速下跌。
- 中长期机会(6-12 个月)
- 估值修复:若特斯拉通过 Model 2 和 FSD 打开增长空间,且美联储启动降息,股价有望反弹至 300 美元以上。
- 行业红利:全球电动化趋势不变,特斯拉在品牌、技术和超级充电网络上仍具护城河。
- 操作建议
- 短期交易者:关注 MACD 和成交量信号,若死叉确认且放量下跌,可逢高减仓;若政策豁免落地或 FSD 进展超预期,可博反弹。
- 长期投资者:当前股价已部分反映利空,若特斯拉能在 Q2 实现交付回升或成本改善,可分批建仓,长期持有等待技术红利释放。
结语
特斯拉股票的 “死亡交叉” 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但并非绝对看跌的 “判决书”。其未来走势取决于特朗普政策的落地节奏(关税豁免、贸易摩擦)、特斯拉的成本控制与需求复苏能力(Model 2、FSD),以及全球利率环境与科技股情绪。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波动,但不必过度恐慌 —— 在技术突破与行业趋势的支撑下,特斯拉仍可能在混乱中找到新的增长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