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了让孩子能进入教育资源更优质的理想学校,部分家长有些病急乱投医。近日,一起因违规办理入学引发的纠纷在十二师三坪垦区人民法院成功化解。经法院调解,收取家长5万元“择校费”的李某当庭退还全部款项,而案件背后,这场因家长焦虑引发的“学托”骗局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基本案情
去年6月,家长王某经朋友介绍结识自称“教育系统有人脉”的李某。在获得对方“保证进入重点中学”的承诺后,王某与李某签订《入学委托协议》,并支付5万元“服务费”。然而直至报名截止,李某承诺的入学事宜仍未落实。
多次协商退款无果后,王某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退还费用。
案件审理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迅速展开调查。“该案关键在于认定委托协议的法律效力。”法官介绍,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经核查,李某既无教育机构授权,也未能提供任何正规办理凭证,其行为已构成不当得利。
在案件调解现场,法官采取“背对背”调解策略:一方面向李某释明其行为已涉嫌违反法律中关于公平入学的规定;另一方面劝导王某认识到了解正规入学政策的重要性。
经过3小时调解,李某当场通过电子支付方式返还王某5万元,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
法官说法
本案主审法官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划片入学,以任何名义择校收费均属违规,正规学校录取全程留痕,所谓“暗箱操作”实为诈骗。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入学招生有着严格的政策和程序规定,花钱请托办理入学不仅可能让家长钱财两空,还涉嫌违法违规,损害其他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法官提醒,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孩子就读的中小学校选择应该更加理性,不要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名校。家长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教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孩子的入学手续,对社会帮忙办理学位的“学托”要保持警惕,以免既损失钱财,又耽误孩子的上学时机。
来源:今日十二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