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一位老人在药店买完药,转身时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摔倒在地,并且抽搐起来,药店老板目睹全部过程,但没有伸手施救,而是做了一位旁观者,最终老人不幸离世。后来老人家属后称:老板打了120也报了警但错过黄金抢救时间,第一时间扶起来就没事。
事情曝光后,迅速引起网友热议:
一位网友说:有监控视频证明一切,这种情况最起码得有药店人前去询问,连个人都没有,明明看到老人在抽搐,这就得必须过去看看,所以药店人真有责任,他们太冷漠无情。
还有网友说:就算有视频,家属一口咬定店主因为不专业救援导致老人死亡,还得赔,最好就是打110和120来,在专业人士来之前不要碰。
还有网友说:你说的责任还是道德层面上的,法律上人家没责任……
冷漠不属于法律缺失的范畴,就算法律规定扶了怎样怎样,遇到事很多人的选择也不一样,从制定法律的角度,也不可能规定必须要扶,因为法律上所要求的是最低的行为准则,不会涉及道德层面
到底是扶还是不扶
1、这时候不管是扶还是不扶,双方都会有话说,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如果用道德这把尺子来衡量是要扶的,如果用法律责任来说,不扶也是没有责任的,但是如果涉及到发生场所,那就很难说到底有没有责任。
2、扶不扶,更多考虑的是害怕是“惹祸上身”。以前,大家看到有老人摔倒,都会本能的毫不犹豫帮助,大家内心的良知和德道不允许大家不这样做,然而一系列因为善举被讹的事件曝光后,大家都害怕“惹祸上身”。渐渐的,大家再遇到这事就变得犹豫,不敢扶。
3、善举被“坏人”利用,成为某些人“坏人”谋取不当利益的工具。有些老人,真的是“坏人”变老而已,假装摔倒,然后趁机敲诈,勒索帮助他的人。还有一些不讲理家属,也会趁机污蔑,敲诈谋取钱财,甚至对簿公堂。原本的善意,却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经济损失,得不偿失,还不如不扶。
4、普遍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被扶老人意识清醒,不清醒怎么办?你扶了,最后误以为是你撞到他。你还得找证据,力证自己。有监控还罢了,没有监控那会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道德困境虽难,但善良之光不灭
“扶不扶”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我们,我们从小学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人给予帮助,本着善良和道德底线,勇敢帮助老人,扶起老人。道德困境虽难,但善良之光不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