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3月15日以来,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已持续近一个月,然而,这场被美方寄予厚望的“压倒性武力”展示,却逐渐演变成一场令人尴尬的消耗战。美国媒体《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月4日的报道标题直白刺眼——《也门胡塞武装不但没有被美国的空袭吓倒,反而可能很享受这种打击》。这场看似一边倒的军事行动,实则暴露了美军战略误判与战术困境的双重危机。
空袭神话的崩塌:从“不可战胜”到“久攻不克”
海湾战争后,美军一度被塑造成“不可战胜”的象征,但此次针对胡塞武装的行动却成为其神话破灭的起点。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中央司令部、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等多部门联合造势,试图营造空袭“成效显著”的假象。2025年3月26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宣称“多名胡塞领导人被炸死”,然而事实却狠狠打了美方的脸。
根据CNN报道,胡塞武装不仅未被吓倒,反而以更猛烈的攻势回应。自3月15日以来,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射了十几枚弹道导弹,并对美军舰艇发动多次无人机与导弹袭击。尽管美军坚称“未造成重大损失”,但频繁的防空作战已成其日常。更讽刺的是,美军所谓的“斩首行动”仅击毙了胡塞武装的中层人员,甚至误伤平民,其军事和政治领导层依然完好无损。
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战果,暴露了美军对胡塞武装的严重误判。正如一位资深也门观察家所言,胡塞武装堪称“抵抗的平头哥”——这种动物以无所畏惧著称,即便被毒蛇咬伤也能迅速反击。美军显然低估了胡塞武装的韧性,其先入为主的战略思维与实际战场态势形成了鲜明反差。
消耗战的泥潭:B-2轰炸机与10亿美元的代价
为挽回颜面,美军投入了空前的军事资源:两个航母战斗群、至少6架B-2轰炸机,以及价值近10亿美元的弹药。然而,这场“豪赌”并未换来预期战果。CNN披露,三周内美军消耗的弹药包括昂贵的JASSM远程巡航导弹(每枚成本超200万美元),但胡塞武装依然活跃如初。
美军印太司令部官员的抱怨揭示了更深层的危机:消耗战正在掏空美国的战略储备。JASSM和“战斧”巡航导弹的过度使用,可能影响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准备,形成“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境。更尴尬的是,五角大楼可能不得不向国会申请追加预算,而这一提议在国内反对声浪中前景堪忧——副总统万斯甚至公开批评此次行动是“错误”。
与此同时,美军无人机频频被击落。2025年4月3日,一架MQ-9无人机在也门西海岸荷台达省被击落,使胡塞武装累计击落的美军无人机增至21架。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美军技术优势的失效,更暴露了其情报与作战体系的漏洞。
胡塞武装的生存之道:低成本、高韧性的不对称战争
胡塞武装之所以能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中屹立不倒,与其独特的战争模式密不可分。华盛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奈茨指出,胡塞武装“已习惯与第一世界军队交战”,其忍耐力与适应能力远超美军预期。
从战术层面看,胡塞武装采用“低成本、高消耗”的游击策略。他们利用地形优势、灵活的机动性以及民兵网络的支持,将美军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而美军的高科技武器虽具杀伤力,但在复杂地形与不对称战场中却难以发挥全部效能。
从战略层面看,胡塞武装深谙“以小博大”之道。他们通过持续袭击红海航线目标,将美军拖入地区博弈的漩涡,迫使美国在多个战略方向分散资源。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打法,正是胡塞武装对抗超级大国的生存智慧。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