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即将举行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02期),本期论坛聚焦“5%GDP增速:必要性与可能性”,邀请多位国内学界、企业界经济学家展开联合研讨。
时 间:2025年4月9日(星期三)9:00-11:30
形 式:线上直播
主 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会议议程
主持人: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联席主席
第一单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报告人:
刘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第二单元:当前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
主讲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
邢自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许宪春统计学者
余永定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姚 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与会嘉宾介绍
(按姓氏笔画排序)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经济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人才。兼任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经济学总会会长,全国第十四届规划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经济50人论坛成员,CF40特聘成员。
邢自强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曾任高盛执行董事和中金公司经济学家,2019年《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亚洲最佳宏观研究第一名,2008年获《新财富》宏观研究团队第一名。主持的研究包括下一阶段新型城市化,人民币资产国际化,和未来的产业链布局。
刘晓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现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主编,中国政府债务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部国际财经研究专家工作室固定成员,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兼职经济学家、亚洲开发银行项目顾问。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商务部商务发展优秀成果奖、刘诗白经济学奖、洪银兴经济学奖、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荣誉。持续撰写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报告,10余篇政策报告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研究领域:宏观发展与金融。
许宪春
统计学者,长期从事中国政府统计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主持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论文和著作多次获奖,其中,“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获第九届(200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研究》获第十一届(2012年)全国统计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政府统计问题研究》获第八届(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余永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国际金融、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问题。
杨瑞龙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联合创始人。兼任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曾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曾多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两次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共同治理”获第十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两次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与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长江学者和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季刊)》主编。中国经济50人成员;获2008、201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届和第二届浦山国际经济学奖(2008年、2010年)、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08年);被评为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和2017年北京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制度转型、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农村发展。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
百度财经
新浪财经
中经传媒智库
Wind
中国经营报
经济观察报
陆想汇
国是直通车
南都财经
相关内容将于近期在本公众号连载发布,敬请关注。
毛振华:短期政策调控与中长期结构改革须同时发力
袁海霞等:新动能持续蓄势,价格仍是PMI的主要拖累
刁大明:“特朗普2.0”对华安全战略的延续与变化
【视频】刘元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毛振华:一季度经济开局向好,但仍有三大新题待解
陶冬:以市场角度解读“特朗普冲击波”背后逻辑及效果
聚焦“‘特朗普冲击波’及对世界的影响”,CMF专题报告发布
范志勇:二十世纪30年代贸易战的历史借鉴
陈琪:“特朗普冲击波”与中美贸易磋商前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