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据新鲜出炉!
近日财政部披露,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再次超过10万亿元。
这是继2023年和2024年来连续第三年超过10万亿元。
这笔巨额资金如何分配至31省份也已经初步明了。
01
具体来看,四川省目前获得的2025年中央转移支付预算数最高,约5983亿元,稳居全国各省之首。
河南则以约5272亿元排在第二。
湖南、湖北、河北获得中央转移支付均超4000亿元,分列第三至第五。
川豫二地持续多年,转移支付高居前两位,两省因人口规模大、人均财力偏低,获得更多转移支付支持。
前十名中,除河北外均为中西部省份,体现了中央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
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强省转移支付预算均不足2000亿元,上海和天津甚至不足千亿。
为什么转移支付在各省的分配差别这么大呢?
因为转移支付就像国家的“共同富裕调节器”:让赚钱多的地区多出力,让发展慢的地区不掉队,最终实现“全国一起过日子,谁也不能饿肚子”。
把我们国家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各省市比喻成家了的孩子。
有的孩子能力强(比如广东、江苏),赚钱多;有的孩子还在读书或身体弱(比如西藏、甘肃),收入少。父母(中央政府)会把能力强的孩子上交的钱,拿出一部分补贴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保证全家都能吃饱穿暖。
因此,转移支付的意义就是国家通过税收从发达地区收钱,再分配给欠发达地区,缩小区域差距。
02
那么四川为什么是获得转移支付最多的省份呢?
因为四川是全国第五人口大省,人口多意味着养老金、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远高于人口少的省份。
例如,四川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16.4万,养老保障缺口显著,而中央对这类民生支出的转移支付与人口直接挂钩。
根据分配规则,中西部省份的养老金、医保等民生项目由中央全额补贴,而东部仅补贴50%,这进一步放大了四川的转移支付规模。
虽然四川GDP总量全国第五(2023年突破6万亿元),但人均GDP仅7.18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4万元)。
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总量优势,与人均资源分配不足的矛盾,需通过转移支付弥补。
四川成都虽然发达,但其他地区如凉山、甘孜、阿坝三个民族自治州(占全省60%面积)经济基础薄弱。
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脱贫任务艰巨,需中央资金支持教育、医疗和基建。
此外,四川是全国能源供应核心省份之一。
贡献全国1/3的水电。2023年外送华东地区电量超1300亿千瓦时,相当于60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天然气产量占全国1/4。通过“川气东送”工程供应江浙沪等发达地区。
这些资源输出虽支撑了东部经济,但四川自身承受了生态保护、能源限供(如2022年夏季限电保东部)等代价,需中央补偿。
2024年四川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5778亿元。
但同年四川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高达1.3万亿元,财政缺口约为7222亿元。
这一缺口主要通过中央转移支付(6184.9亿元)和少量其他收入(如债务)填补。
03
四川是转移支付的最大收益者。而广东则是最大付出者。
广东省2024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35万亿元,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
这一收入规模远超第二名江苏省的1万亿元。
实际上,广东作为全国税收第一大省,每年创造的税收总额超过2万亿元。
但根据分税制,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成后,广东省实际留存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5万亿元,剩余部分上缴中央财政。
其对全国的净贡献规模约为1万亿元。也就是说,广东贡献了全国转移支付总额的10%。
广东省财政自给率(地方收入/支出)较高,但受地方支出责任影响(如“三保”支出、重大基建项目等),也需要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弥补部分缺口。
2024年广东省财政支出规模为1.8万亿元,地方收入与转移支付共同支撑了这一支出。
04
转移支付总量只是一方面,看各省人均转移支付,就又不一样了!
比如,四川和河南2025年人均转移支付约为7149元和5371元,这明显低于西藏的58500元。
以下是2024年各省人均转移支付情况:
另外,将各地去年获得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移支付金额与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可以反映出各地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
比值越高意味着地方对中央财政依赖度越高,同样也意味着中央财政支持力度越大。
比如,2024年四川和河南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占当地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约为1.2倍和1.3倍,
财力雄厚的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北京、这一比重约为11%、17.5%、17.6%、21%、27%,对中央转移支付依赖度较小。
西藏、青海、宁夏这一比重分别约为9.2倍、4.6倍、2.3倍。可见这些地方极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
05
开源节流,实现共同富裕。
开源方面,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地区,要不断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不能产生等靠要的思想。
比如四川,近年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GDP总量升级进位就是比较好的例子。
只有这样才能减轻东部省份的负担,否则东部发达省份压力也会很大。
节流方面,在一些西部偏远落后,人口不断流出的地区,可适当减少财政投入。
比如有的地区人口流失很严重,修的教学楼很宏伟,但是读书的孩子只有几个。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的错配。
一个几万人口的小县城,公务员队伍就有大几千。
这种情况可通过优化行政区划,撤镇并县等方式,减少财政开支。
如此,将转移支付资金切实用到“刀刃”上,不失为上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