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智驾汽车还能不能买?智能驾驶的“恐怖谷”时刻

0
分享至

2025年3月29日,一辆搭载小米SU7标准版智驾系统的车辆在安徽高速发生碰撞爆燃,致3人死亡。这场事故不仅将小米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更让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度跌入谷底。这场悲剧背后,折射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深层矛盾:当车企以“全民智驾”为口号加速狂奔时,安全与技术沉淀的鸿沟是否被刻意忽视?消费者究竟该如何在“智驾竞赛”中辨别真伪?

一、小米事故:一场技术、营销与责任的“三重塌方”

此次事故暴露了当前智驾技术的三大核心问题:

1. 功能失效的叠加效应:事故车辆在116km/h时速下,AEB(自动紧急制动)未介入,道路标识识别与高精地图限速数据同步失效;低配车型与高配车型智驾能力差异显著,但宣传中未明确区分,导致用户误判系统边界。

2. 人机交接的致命空白:从系统报警到碰撞仅2-3秒,远低于人类平均反应时间与接管所需操作时间;驾驶员分心提醒机制仅停留在“警告”层面,未强制限制功能使用,放任用户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

3. 安全设计的“纸上谈兵”:车辆碰撞后车门锁死、电池热失控起火等问题,暴露了应急机制与物理防护的不足。尽管小米宣称电池采用14层防护,但高速侧撞的极端场景仍超出设计冗余。

二、智能驾驶的“恐怖谷”:技术未熟,信任已碎

“恐怖谷”理论揭示了人类对类人物体的情感波动曲线。当前的智能驾驶技术正深陷这一谷底:“接近人类,却不够可靠。”车企宣传中“车位到车位全程0接管”“应对复杂路况游刃有余”等话术,让用户产生“类人驾驶”的期待,但L2级辅助驾驶的实际能力仍局限于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基础功能。

同时,在行业普遍存在的过度营销加剧认知偏差:发布会强调高配车型的“天花板”表现,却淡化低配车型的功能限制;短视频平台充斥“开车睡觉”“脱手驾驶”等危险示范,进一步模糊责任边界。

由此产生的信任崩塌的代价:当技术缺陷与生命风险挂钩,用户的好感会瞬间逆转。

三、“卷智驾”的本质:技术竞赛还是营销内卷?

车企的“智驾竞赛”呈现两极分化: 少数企业依然以技术为依托以安全为前提稳步推进智能化进程;相当多的国内车企将低配车型的阉割版功能包装为“行业领先”,甚至通过OTA升级承诺未来性能,实则透支用户信任。 低价车型通过削减传感器、简化算法降低成本,但安全冗余随之降低。

智驾技术的成熟需“数据-算法-硬件-场景”的长期闭环迭代。小米作为造车新势力,交付首年即冲刺35万辆目标,却缺乏传统车企数十年安全验证的沉淀,恰是“速成式创新”风险的典型案例。

四、破局之道:安全为尺,敬畏为界

要让智能驾驶走出“恐怖谷”,车企要明确宣传边界,禁用“自动驾驶”等误导性词汇,强制标注不同配置的智驾能力差异。强化人机交互设计,例如分心监测与强制接管机制(如特斯拉FSD Beta版的“安全评分系统”)。

做为用户首先考虑成熟的经过时间验证的企业和产品,不要因网红而购车、不做“小白鼠”;购车前研读用户手册,警惕“配置表游戏”;理性要看待智驾功能,始终将双手置于方向盘,复杂路况主动降速接管。

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制定智驾分级宣传规范,严惩夸大营销(如欧盟要求L3级以上车型需通过独立安全认证)。

完善事故责任认定与应急标准,例如强制要求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电池热失控延缓设计。

结语:穿越“恐怖谷”,唯敬畏与时间不可辜负

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是“零伤亡”,但这一愿景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安全基石之上。小米事故的代价警示行业:“技术可以加速,但安全没有捷径”。当车企以“颠覆者”自居时,更需铭记:汽车工业的进步规律从未改变——对生命的敬畏,永远是超越营销话术与资本狂欢的第一性原理。

消费者亦需清醒:在智驾技术真正跨越“恐怖谷”之前,我们仍是方向盘的“第一责任人”。唯有保持理性、审慎选择,才能避免成为技术狂飙中的代价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还没完了!赵鸿刚对手给所有武林大师下战书,中国武协或出面干预

还没完了!赵鸿刚对手给所有武林大师下战书,中国武协或出面干预

杨华评论
2025-11-05 23:59:12
随着曼城4-1多特,巴萨3-3爆大冷,欧冠最新积分榜:全胜仅剩3队

随着曼城4-1多特,巴萨3-3爆大冷,欧冠最新积分榜:全胜仅剩3队

侃球熊弟
2025-11-06 04:50:26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探源历史
2025-11-06 08:50:00
外星飞船实锤?3iATLAS人造证据频现,或改写人类宇宙史

外星飞船实锤?3iATLAS人造证据频现,或改写人类宇宙史

Science科学说
2025-11-06 08:05:03
舒淇冯德伦同框杀疯了!这才是内娱真夫妻天花板这波狗粮洒的真甜

舒淇冯德伦同框杀疯了!这才是内娱真夫妻天花板这波狗粮洒的真甜

小娱乐悠悠
2025-11-06 07:35:40
60岁大妈坦言:自从雇请年轻男保姆后,我的生活美好了很多

60岁大妈坦言:自从雇请年轻男保姆后,我的生活美好了很多

热心柚子姐姐
2025-11-05 08:31:56
来得真快,安世第二波报复开始,荷兰已切断供应,中方以1挑27国

来得真快,安世第二波报复开始,荷兰已切断供应,中方以1挑27国

匹夫来搞笑
2025-11-05 11:32:28
吃相难看啊!商家们祭出“钢板”吊牌,“白嫖党”依旧招摇过市…

吃相难看啊!商家们祭出“钢板”吊牌,“白嫖党”依旧招摇过市…

火山诗话
2025-11-06 05:54:56
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半个世纪前已经证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半个世纪前已经证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宇宙时空
2025-11-05 08:48:22
上海徐汇警方通报“某小区有人被打”:一女子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已立案调查

上海徐汇警方通报“某小区有人被打”:一女子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已立案调查

极目新闻
2025-11-05 14:33:21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顾史
2025-11-05 21:47:44
邵佳一:中国足球正在发展,如果想改变,阵痛肯定是需要的

邵佳一:中国足球正在发展,如果想改变,阵痛肯定是需要的

澎湃新闻
2025-11-05 17:58:31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南权先生
2025-11-05 16:42:59
11月7号立冬,不论多忙,记得“吃3样,做3样,忌3样”,平安入冬

11月7号立冬,不论多忙,记得“吃3样,做3样,忌3样”,平安入冬

阿龙美食记
2025-11-01 14:23:03
西部独占前五!ESPN更新实力榜:火箭队飙升第5残阵湖人更值得夸

西部独占前五!ESPN更新实力榜:火箭队飙升第5残阵湖人更值得夸

锅子篮球
2025-11-06 10:27:41
在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胖东来奖励20名员工,最高5万元

在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胖东来奖励20名员工,最高5万元

澎湃新闻
2025-11-06 08:57:04
民进党当局出手封杀淘宝、拼多多,台媒批:不如多花力气清空诈骗

民进党当局出手封杀淘宝、拼多多,台媒批:不如多花力气清空诈骗

海峡导报社
2025-11-05 17:15:43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红豆讲堂
2025-11-04 19:20:03
杨瀚森难兄难弟?曝詹姆斯或被下放发展联盟,詹皇复出开启倒计时

杨瀚森难兄难弟?曝詹姆斯或被下放发展联盟,詹皇复出开启倒计时

二哥聊球
2025-11-06 09:53:59
2025-11-06 10:52:49
元汽智驾 incentive-icons
元汽智驾
一起体验智能科技汽车
700文章数 1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时尚
数码
本地

艺术要闻

毛主席书法作品首次在美国现身,内容引人关注!

房产要闻

江东,给你留「门」儿了!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数码要闻

小米通话12月3日停止服务:用户数据将被彻底清除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