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偏远农村仍然存在着很多陋习,就拿祭祀习俗来说,每逢清明,女儿是不被允许回去给父母上坟的,只有男孩才有这个资格。
这种习俗在农村地区长期存在且根深蒂固。从历史的角度追溯,这种传统可能起源于古代的宗法制度,强调男性在家族祭祀中的核心地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陈旧的观念和习俗正逐渐受到挑战和质疑,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男女平等,追求公平与正义。
3月39日,安徽六安,一女子分享三岁失去母亲,二十岁送别父亲,打破世俗的枷锁回去祭拜他们。网友说,爱和勇气终将跨越生死与偏见。
女子分享说,我们那有个习俗,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去上坟的,但是我父母没有儿子,我每年还是回去给他们上坟。
回想起过往,忍不住落泪。母亲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二十岁那年,父亲也走了。就留下我这么一个女儿。
每一年我都回去给父亲上坟,由于母亲的坟在我很小的时候没有人去祭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在父亲的坟边围了个圈,以此来祭奠她。
虽然现在我已经成家,年龄也大了,但是对于父母的思念一点都不减。
小的时候,认为坟里睡的都是鬼,当自己的至亲也睡在里面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真正可怕的不是所谓死了的鬼,而是那些活着的人。
以前我回去上坟的时候,有人看到我都会说我是女儿,不应该回去给父母上坟。那时候,心里不够强大的时候,心里还是挺难过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什么都不怕了,那里面睡着的是我的至亲,我只是回来祭奠他们一下而已。
我就是要打破世俗的传统,女儿也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走了, 我们怎么就不能去祭奠他们呢?
女子晒出为母亲在父亲坟边画思念圈的一幕。由于没有坟,只能在父亲坟边用泥土垒一个圈。
而这个圈由于风吹日晒,很快就塌了,所以,每一年回去都要从别处挑一些土加固垒上一圈。
很多网友看了这一幕,纷纷为女子的举动点赞,有网友说,偏见是一座大山,那是自己的至亲,我们每个人不应该被所谓的世俗偏见带偏,规矩是人定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还有网友说,世俗是需要人来打破的,女儿回去的次数多了,世人也就慢慢接受了。其他都是迷信,其实清明回去也只是对逝去人的一种缅怀而已,什么烧纸钱, 什么东西,都是迷信而已。
不过,也有网友说,我们这边的确有个习俗,说女儿上坟烧的钱,那边的人只能收到一半,而且不利于家庭兴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很多女儿不敢去上坟。
笔者观点
还别说,在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真的有这样的习俗,而且世代流传,很多人都不敢去打破。
很佩服女子的这个举动,其实那里睡的是自己的父母,怎么就不能去缅怀呢?以前遗留下来的迷信,都是对家族男孩的保护,现在时代变了,大家思想也开放,早已经没有了那么回事。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