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一则重磅消息引爆全球资本市场!老美突然宣布对所有国家加征10%关税,更对中国商品祭出"54%核弹级关税"。这次真的不一样!
(一)老美关税组合拳(时间轴速览):10%基准关税叠加高额对等关税的双重策略
✅ 4月3日:汽车关税第一枪!所有进口车+25%,这是老美对汽车行业的特别关照,25%的独立关税
✅ 4月5日:全球无差别打击!10%基础关税生效。
✅ 4月9日:精准打击!逆差大国对等关税(中国34%)。但是普普又说了,我们设置了调整机制:首先,若贸易逆差及潜在的非互惠待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缓解,关税措施或可适时终止;其次,该政策还赋予了政府修改权,即若贸易伙伴国采取报复性措施,关税水平或将进一步攀升;反之,若对方采取重大补救措施,则关税有望适度下调。
✅ 5月2日:封杀中国小商品!取消免税待遇
虽然普普全面关税,但是这里面有2张免死金牌,
第1张是:加拿大墨西哥"免死金牌",但半导体、药品等关键物资全部在列!
第2张是:已实施的钢铝产品(税率25%)、新近宣布的汽车及零部件(税率同样为25%),以及铜、药品、半导体、木材、黄金等商品,此外,还包括美国无法自给自足的特定矿产与能源资源。
(二)对华举措及引发的疑问
这里有一个致命疑问:34%是新增还是叠加呢?中国此次的反制关税高达34%。然而,这一税率究竟是基于原有税率之上的增加,还是全新的独立税率,目前尚不明朗。行政令中并未对此进行明确说明。从外媒的报道来看,业界倾向于认为这是在原有20%关税基础上再叠加34%,总计达到54%。但媒体的观点亦未能清晰阐述2019年之前的301关税是否包含在内,因此,仍需等待官方的进一步明确。
(三)市场惊现预期差黑洞,关税超预期,新兴市场或将首当其冲
此前市场比较乐观。高盛预测的平均税率为15%的对等关税,而Morgan Stanley则预计对中国和欧盟的关税将升级,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则有所降低。JPM与UBS则认为,对等关税将使美国的整体税率上升约4个百分点。但是实际关税最高达60%,预计的结构性调整变成了全面开战。新兴市场或将承受最为直接的冲击。5大颠覆性的影响你必须知道。
1.全球供应链地震:苹果特斯拉成本暴增
消费电子:iPhone、MacBook等产品面临10%-25%成本飙升,苹果或被迫涨价或转移产能转至印度
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中国出口车价或暴涨30%,欧洲车企同样遭重创
精密制造:半导体设备、机械零部件跨境物流成本激增50%以上,ASML光刻机对华出口关税达27%,中芯7nm扩产计划恐流产。
2.美国通胀炸弹倒计时:美国CPI或破5%
沃尔玛预警:服装、家电价格将再涨15%-20%
美联储紧急转向:9月加息概率飙升至40%(原预期为降息)
普通家庭年支出暴增$3000,中产阶层"消费降级"潮来袭
3.中国制造生死局:这些行业最危险(附名单)
4.地缘经济"重新洗牌"
欧盟:启动"反制工具箱",拟对哈雷摩托、波本威士忌加税
东南亚:越南、泰国对美出口激增200%,但面临"关税转移"审查
墨西哥:成最大赢家,对美汽车出口份额预计翻倍
5.资金紧急避险,金融市场"大逃杀"?
对于金融市场影响最大的为人民币离岸汇率单日暴跌600点,央行紧急抛售美债维稳。黄金业突破$2500创历史新高,比特币更是24小时暴涨18%,成新避险资产。但是更深远的潜在影响在于以下几点。
短期来看,市场的风险偏好与情绪在短期内或将迎来显著的转变,避险交易或将占据上风。
由于相关政策是在美股收盘后才得以公布,因此对美股的直接冲击相对有限。然而,盘后的期货市场却已显露出大幅下挫的迹象,纳指与标普500期货的跌幅均逼近4%的关口。其他国家,比如我国,韩国、日本、越南,以及港股市场等,还有那些高度依赖外需的个股,尤其是那些影响的标的,都可能面临阶段性的承压。美元的疲软、美债利率的急剧下滑,以及黄金的走强,均成为了避险情绪升温的鲜明注脚。
中期的来看,此类政策或将加剧滞胀的风险。
关税的猛然提升,无疑会给美国的供给侧带来更为沉重的通胀压力。根据PIIE先前的测算,即便是全球基线关税提升10%,对华关税提升60%,若再叠加反制措施,美国2025年的通胀水平或将被推高近2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美国的通胀率或在年底时攀升至4%-5%的区间。
资料来源:PIIE
在这样的情境下,美联储的降息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目前市场仍预期6月降息的概率高达60%)。尤其是考虑到鲍威尔的任期将于2026年5月届满,美联储的调控手段或将受到更多限制。若美联储难以通过快速降息来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类似于2022年的情形),美国经济在中期内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滞胀风险。
从长期来看,此类政策或将严重削弱市场的政策信心。
过去三年里,支撑美国与美股市场的三大宏观支柱,除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外,还有全球资金持续流入所带来的再平衡效应。然而,政策的随意性与潜在的破坏性,或将加剧市场对于美国政策走向的长期忧虑。这种忧虑甚至可能引发部分资金的流出,进而加剧美元的疲软态势。
今天的A股市场也是应声下跌,但是对于我国的A股市场来说,短期市场可能还会扰动,企稳需要时间,大家需要点耐心,但是中国政策托底一直都在,国家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的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
1)流动性支持与资金注入
l国家队增持扩容: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持续增持A股(尤其金融、科技板块),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初累计投入超2000亿元。
l定向降准与再贷款:2024年12月央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部分用于支持资本市场流动性。
2)交易机制优化
l限制做空工具:2024年10月收紧融券业务,提高保证金比例,暂停部分高频量化交易权限。
l减持新规升级:要求破净、破发或连续三年未分红的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2025年1月生效)。
3)IPO与融资监管
l阶段性收紧IPO节奏: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A股IPO数量同比减少约35%,优先支持“硬科技”企业。
l再融资审核趋严:限制业绩下滑或负债率过高企业的再融资申请。
4)长期制度性改革
l新“国九条”深化落实(2024年4月发布):2025年重点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强制退市标准细化(如营收低于1亿元且净利润为负)。
l分红强制化:要求沪深300成分股公司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的30%(2025年起试行)。
而且国家承诺的平准基金随时准备入市救市,所以短期的恐慌带来的更多的是机会。我们有句话说得好,买在人心惶惶时,所以静待时机,下跌就是机会,中国的估值一直都是全球市场的价值洼地,世界对美国市场的担忧导致的美元外流,对中国股市也是一大利好。
截至今天,标普500指数动态PE 21.3倍(近10年85%分位),而我们沪深300指数PE 13.2倍(近5年40%分位)。香港市场的估值就更低了,比大陆便宜20%。
至今,市场其实调整的很深了,尤其是国家政策一直鼓励的科技产业和Ai产业,这次调整快到到达年前的低点,我们可以回溯下历年国家的鼓励的新能源产业也是一波三折的上去的,但是每次下跌就是建仓机会,对于这些产业,今天的情绪消耗完市场见底速度就很快了。
关税大棒下我们可以关注黄金、军工、农产品,有色,科技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也建议大家做到均衡配置,红利高股息的蓝筹股优先配置。
最后你认为54%关税会落地吗?留下你的看法
A. 真核弹
B. 谈判筹码
C. 选举噱头
你选哪一个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