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双榆树第一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聚焦技术工程领域教学,开展了本学期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研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我们请来了海淀区小学科学教研员王思锦老师做指导与培训。
《小小工程师》研究课展示
晋恺娜老师和六年级二班同学带来一节《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研究课。晋老师深研课标并分析教材内容,以高阶思维发展理论为依据,重构本单元的教学结构。本项目化学习课程从观察到“健美操教练经常站在教学楼外的台阶上指挥队员训练”这一现象,发现“这样会跟放学的队伍互相影响”这一问题导入。围绕“给学校健美操教练建造一个能站上去指挥队员训练的塔台”这一真实且有意义的驱动性问题展开。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运用与项目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提升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晋老师讲授的《测试塔台模型》这节课处于项目化学习的“评论与修正”阶段。本课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回顾工程建设流程和本项目已完成部分。第二个环节“测试”,为学生创设测试情境,模拟真实的工程,让学生像真正的工程师一样进行工作、评分,加深对工程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是“评估”,各组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各自塔台模型的问题。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总结,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发展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开展科学学科项目化学习培训
围绕本节课的课堂展示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王思锦老师对全体科学老师展开科学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培训。首先,针对本节课,王老师提出对产品的评价指标要分类,评价要全面,可以从设计结构合理性、画图规范性、产品性能和工艺等几个方面分类去评价。对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王老师给与了肯定,表示板书设计完整有逻辑,能够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对于重构后的单元整体教学结构,王老师指出项目化的学习要有阶段性、反复性,按照项目化学习的流程“入项活动→知识与能力建构→探索与形成成果→评论与修正→公开成果→反思与迁移”设计安排的单元课时。最后,对于项目化学习目标的制定,王老师给出了给出了妙招。她指出,学习目标要与项目活动匹配,跨学科目标要具体和细化。
本次活动为老师们如何在科学课上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理清了思路并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们将继续深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