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脾胃健康的信号灯
今天来唠唠便便这个看似有点“味道” ,但却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话题。
一、羊屎蛋便便,身体在“喊渴”
你是不是有时会拉出像羊屎蛋一样的便便,一粒一粒的?这其实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阴虚火旺时,身体津
液不足,肠道就像干涸的土地,便便自然变得干硬。不仅如此,还可能伴有燥热、手脚心热等症状。这时候,调理要以滋阴为主。可以试试用玄参、生地黄、麦冬煮水喝,日常也要记得主动喝水,别等口渴了才想起补水,每隔1小时就喝上一小口,还要少吃辛辣、油腻和油炸食物。
二、前干后软,脾虚在作祟
便便一开始硬,后面却软,排便还费力,总感觉排不干净?这是脾虚在捣乱。
脾虚的人,不仅排便无力,还容易积食,要么瘦小,要么虚胖还爱生病。调理的关键在于消食健脾。白术、云苓、谷芽、鸡内金煮水喝能消食,而四神汤(莲子、芡实、山药、茯苓)煮水,可加瘦肉一起煮,能起到健脾的作用。 日常饮食要规律,每餐七八分饱,多运动运动,让脾胃“动起来”。
三、黑硬便便,脾胃在发热
遇到便便又黑又硬又臭,还总拉不出来,肚子胀满难受,嘴巴干还口臭,舌苔黄厚的情况,说明脾胃有热啦。这种时候,需要给脾胃“降降火” ,来一碗雪梨白萝卜汤就很不错。日常也可以按揉肚脐两侧2寸位置和肚脐眼,顺时针按揉,每次3-5分钟,能促进肠道蠕动。 饮食上,远离辛辣油腻和难消化的食物,三餐规律,别给脾胃“添堵”。
四、稀软不成形,脾胃湿气重
便便不成形,还黏马桶,腹胀、困倦乏力、头发脸上爱出油,这些都是脾胃虚弱、湿气重的表现。想要改善,就得健脾祛湿。 用茯苓、陈皮、甘草、人参和
炒白扁豆煮水可健脾,赤小豆、薏米、芡实等一起煮水能祛湿。平时也可以双手叠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揉10遍,促进脾胃运化。
宝子们, 便便虽小,却能反映出脾胃
的大问题。通过观察便便的状态,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让我们的脾胃更健康,身体更舒畅。赶紧把这些小知识收藏起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做个“便通畅、胃舒服”的养生达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