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大行定增:
周末金融圈最大的事儿,当属中行、建行、交行、邮储这四家国有大行宣布定增,引入高达 5000 亿的资金。根据财联社 3 月 30 日消息,这四家银行发布了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预案,背后的战略投资方正是财政部。具体来看,中行拟募资不超过 1650 亿元,建行拟募资不超过 1050 亿元;交行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1200 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 1124.2 亿元;邮储银行计划募集 1300 亿元,财政部拟认1175.7994 亿元 。此次募资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实早在 2024 年 9月,金融监管总局就提出要给六大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20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也披露拟发行 5000 亿特别国债用于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如今靴子落地。
2、不良贷款持续上升:
在关注定增的同时,六大行刚公布的年报数据更是引人深思。年报显示,六大行清一色通过下调拨备勉强维持正增长,而不良贷款,尤其是个人经营贷的不良贷款情况十分严峻。从数据来看,2024 年相较于 2023 年,建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从 0.95% 飙升至 1.59%,增幅达 67%;交行从 0.78% 升至 1.21%,增长 55%;农行从 0.93% 涨到 1.39%,涨幅 50% ;工行从 0.86% 提高到 1.27%,增幅 48%;中行从 1.29% 攀升至 1.73%,增长 34%;邮储银行从 1.73% 升至 2.21%,增长 27%。除中行和邮储银行外,其余四家银行不良增幅基本都在 50% 以上。中行和邮储银行增幅较低,并非情况乐观,而是因为它们原本的基数就很大,邮储银行不良率都已高达 2.21%。这还只是开始,后续经营贷的不良情况或许还会持续恶化。
个人经营贷款兴起于 2020 年疫情暴发后,当时为救助中小企业,这一举措成为权宜之计。可疫情结束后,问题逐渐暴露,在 2024 年下半年全面爆发。由于这类贷款主要以房产作为抵押物,如今房地产普遍下跌 30% 以上,贷款风险急剧上升,2025 年更是进入经营贷风险爆发的高峰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此时要给银行定增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毕竟未来处理不良贷款,充足的资本必不可少。此次定增,资本充足率较好的工行和农行不在其中,而资本充足率相对较差的邮储和交行,定增比例分别达到 15% + 和 18% +。
从银行角度来看,此次定增意义复杂。一方面,打破了以往 1bp 之上才能定增的默契,意味着更多银行能在净资产之下定增补充资本,对银行业整体发展是利好;另一方面,对参与定增银行的小股东来说并非好事,大量定增会稀释他们的所有者权益,像邮储和交行,定增比例较高,股价大概率会受到负面影响。不过,对于国债而言,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综合来看,5000 亿资本注入四大行,既是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补充,也是应对经营贷不良攀升的未雨绸缪。
本文为个人记录,并非投资建议的范畴。文中所阐述的全部观点,
仅反映个人的主观立场,不具备对任何读者的投资行为进行指导的功能。请读者务必谨慎对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