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年了,还有很多人没看懂《种地吧》

0
分享至

种地吧3》回归,再度砍下爱奇艺热榜第一。

谁也没有想到,当初并不被市场看好的一档种地节目,竟然成为年轻人的电子乌托邦、平台收视王牌。而陪伴着《种地吧》一路走来的冷眼,也对这次《种地吧》系列的回归翘首以盼。

这三年,冷眼看了不少想复刻《种地吧》的节目和综艺案子,也读了不少尝试解析《种地吧》爆红根因的文章。各类洞见都有,但冷眼看下来总觉得还差点意思。

所以趁着第三季已开播,冷眼再次对《种地吧》进行了一次全盘梳理。

这次,冷眼想以三个问题为缘起,再和大家聊一下《种地吧》。

《种地吧》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是近两年冷眼最想聊的一件事:《种地吧》究竟在讲一个什么故事?

在《种地吧》爆火之后,冷眼看到过最多也是最错误的判断,就是把《种地吧》定义为一个田园治愈类、养成类节目。

不可否认,田园、治愈、养成确实是《种地吧》的一个标签,但在冷眼看来,这些标签无一能构成节目爆红的根因。

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让年轻人早已不愿意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远方”,内卷的节奏也让他们无暇去畅想一场诗意的田园牧歌。

比起眺望远在天边的“美好生活”,现在的年轻人们更想要看到的,是具象的生活锚点,哪怕是通往锚点的一条路。

那么,《种地吧》要如何应对呢?

冷眼回看了第一季时我们与杨长岭导演的对谈。杨长岭导演的回答是:《种地吧》是一个想让年轻人踏踏实实做点事,让年轻人能感受到,付出一定能有所回报的故事。

十位少年带着“迷茫”而来,各行各业,籍籍无名,想要在人生里做点什么,却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于是脸朝土地背朝天,将希望寄托于土地之上。

可土地的故事要怎么讲呢?

在杨长岭看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土地最基本的叙事原则。

第一季,一上来就是天崩开局。少年们要在10天的时间里收完水稻,种下麦子,否则一旦下雪,不仅播种的时间错过了,整个节目也无法进行下去。

但好在种地的第178天,少年们迎来了“小麦覆陇黄”。

经过冬,走过夏,曾经冒着天黑、暴雨种下的麦种成为了翻滚的麦浪,一轮完整的生长让少年们第一次亲身经历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感动,而这就是自古以来土地对这一句话周而复始的证明。

可为什么同样是戏剧冲突,《种地吧》的“戏剧故事”总能如此扎实动人?

在冷眼看来,这是因为当你真正走进土地后,那些源远流长,被几千年的口口相传,验证过吸引力的土地故事模型,就会真实发生。

面对着地势不平、积水泥泞的鱼塘田,毫无经验的少年们手撒1200袋有机肥,人力辅助旋耕机翻土,才将142亩泥浆地平整为可以播种小麦的旱田,这是《愚公移山》模型的再现。

在雨雪交加、冷风冷雨的夜里跳入齐腰深的的冰冷水渠,借鉴大禹“疏川导滞”的思路疏通原有沟渠并扩大排水口,甚至还利用竹竿和木板搭建临时支撑结构,防止沟渠二次堵塞,这是《大禹治水》的人定胜天。

而当我们回看整个种地三年,节目甚至完美契合了《后稷教稼穑》的神话故事模型。

毫无经验的少年们在短视频上自学农业技术,懵懵懂懂地种下第一颗种子,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一步步改良耕作方式,正如后稷少年时的农业探索。

而当后陡门的“试验田”成功之后,少年们又走到其他地方帮助农民的农业生产,甚至因地制宜地推动农业变革,在冷眼看来,不就是新时代的“教稼穑”吗?《种地吧》最厚重的底,就是土地的厚德载物以及人与土地的共荣共生。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多少编剧把情节翻来覆去,套用的无非就是几个基础故事模型。而当你的故事,结合在了时代情绪之上,结合在了中国人基因里的土地叙事上,成功就是必然的走向。

《种地吧》究竟是怎么“种地”的?

这是看起来很绕口的一句话。

众所周知,继《种地吧》爆火之后,各大平台、团队,都带着节目一窝蜂地“种地”去了。

可当这么多艺人被扔到田间地头上,最终被市场留下的还是只有《种地吧》。

为什么?

这让冷眼不禁思考,《种地吧》究竟是怎么让少年们去“种地”的?

冷眼总结的第一点:让少年的成长发生在土地上。

三年前少年们第一次和土地接触,1天10个人一共割了3吨水稻。正当少年们要为自己的成果开心时,发现这一点点的成果,还不够起烘量。

也更不必说,后续陷在土里37次的收割机,晚了10天的小麦播种,各式各样的返工。

而有趣的是,第三季的第一期,节目组好像有意重复了第一季的场景。

同样是收水稻,过去是6天62吨,现在是5个小时,423亩,166吨。

而相比起第一季的争执、疲惫,第三季的少年们轻松地哼着歌,麻利地操作着机器。

这些转变不是靠真人秀去制造的,它们不来源于少年们之间的冲突、磨合,而来源于一颗颗种子的种植、发芽、生长、抽穗、灌浆,少年们在劳作的全过程中看见了脚下土地的变化,土地也印证了少年们的成长。

第二,让少年的成长回馈于土地。

说实话,在第一季收官时,冷眼就曾猜想过《种地吧》后续的故事发展。甚至,冷眼很惭愧地说,如果是让冷眼操刀,可能大概率第三季应该在讲十个勤天公司发展的商业故事。

而实际上,在经历了第二季、《你好,种地少年》一系列的产业化技术、开发研学之旅后,少年们再次回到了土地。

第三季第一站青海囊谦,白扎盐场的盐农世代靠盐为生,但销路缺乏,三万余斤盐滞销,年轻的一辈为了生计大多走出家乡。

一开始看到囊谦红盐的故事,冷眼又以为《种地吧》会像其他节目一样,或多或少借着流量带带货。

但《种地吧》的做法再次超乎了冷眼的想象。

少年们意识到节目的流量或许能为农民解决“阵痛”,但当他们离去,一切又会回到一开始的状态,因此少年们开始思考,怎么样能实打实地帮助到农民。

就像在青海囊谦水电系统不完善的蔬菜大棚里,辣椒西红柿都因为缺水而枯萎,王一珩当场就提出节水的气雾栽培技术,并向大棚主人成林介绍了气雾栽培的原理,赵小童一回到后陡门就考虑起大棚的光伏发电,联系起太阳能板商家。

而到了东北,少年们更是在零下十几度,天还未亮的清晨,实实在在地跟着当地农民打了好几天的沙棘。

当从各地学来的农业知识回馈到新的土地上,少年们竟也成为了“为土地撑伞的人”。

下一个《种地吧》要如何复刻?

聊完了内容的叙事,冷眼最后想从平台和制作的角度再来聊聊。

当一个现象级的节目出现,这个赛道便马上会人满为患,这是综艺行业很现实的事情。

可我们真的找到做出下一个《种地吧》的方法论了吗?

冷眼自己的答案是:不消费,做实事。

首先,不消费土地。

主打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节目数不胜数,可回看这些节目,土地起到的总是“背景板”的作用。即使在所谓的农业活动里,叙事的核心一定还是嘉宾之间的人际互动。

但在《种地吧》,冷眼看到了当前任何一档节目都没能做到的,对土地足够的敬畏和尊重。

回顾整个《种地吧》的制作,导演团队从筹备阶段就把能种的东西都种了遍,反复试错。而确定了少年的人选后,是让少年们提前考下了各种技能证书,甚至是先试种了1个月才能真正上节目。而后,则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各类农业技术的研学。

试问,想复刻《种地吧》的节目,在“种地”这件事上,做到《种地吧》的基本功了吗?

其次,不消费议题。

一档以“农业”为核心议题的真人秀,真正能为农业带来什么?

《种地吧》第三季给了我们回答。

你可能很难想象,一档真人秀,甚至是一档有极强黏性粉丝群体的真人秀,敢在内容的处理上,把大篇幅的内容重点放在“叙事客体”之上。

依然是青海囊谦,比起少年的故事,我们看到了:

盐农们用几块盐地养活了几代人,当卓沅问起盐农江羊巴桑的心愿,他只是说“希望年轻人能接手这份工作,不为生计,只为把这个传统和手艺维持下去。”

玉树藏医药职业学院校长更确木兰创办的芫根浓缩饮料厂,最初的目的也只是让藏医学校能正常运转,让更多的人能看得了病,让免费上学的学生们还能有一份收入傍身。

黑龙江林口县的沙棘种植户高克新,沙棘树前五年不长果子也没有经济效益,但为了改善水土流失,也为了给当地人一份生计,入不敷出也坚持到了现在……

冷眼看到很多留言,说这一季的《种地吧》有了纪录片的质感。

的确如此,在娱乐化之外,如何既保证真人秀的戏剧张力,又能打造出纪录片般的社会价值、认知价值,将会是《种地吧》要去挑战的更大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狂飙!涨幅一度超黄金!不少人天天喝

狂飙!涨幅一度超黄金!不少人天天喝

极目新闻
2025-11-09 08:17:25
71岁吴海燕现状:消瘦太多神情落寞,丈夫去世后,如今的她很孤单

71岁吴海燕现状:消瘦太多神情落寞,丈夫去世后,如今的她很孤单

白面书誏
2025-11-08 12:53:23
耗资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却花5000万吃零食,被央视痛批后破产

耗资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却花5000万吃零食,被央视痛批后破产

振华观史
2025-10-31 16:25:53
27岁赵露思太丰满,黑色紧身裙都兜不住好身材,难怪直男都喜欢她

27岁赵露思太丰满,黑色紧身裙都兜不住好身材,难怪直男都喜欢她

蓓小西
2025-11-09 09:54:54
10连胜+8场零封戛然而止!补时被绝平,阿尔特塔赛后怒批球队防守

10连胜+8场零封戛然而止!补时被绝平,阿尔特塔赛后怒批球队防守

听我说球
2025-11-09 10:42:04
30年没见过!广东渔民市区捞上1只“通天河神兽”,收网时吓一跳

30年没见过!广东渔民市区捞上1只“通天河神兽”,收网时吓一跳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8 18:16:56
湖人102-122老鹰 球员评价:3人及格,7人低迷

湖人102-122老鹰 球员评价:3人及格,7人低迷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9 12:10:44
今日金价:大家不必等待了!接下来,金价很可能会重演历史了

今日金价:大家不必等待了!接下来,金价很可能会重演历史了

前沿天地
2025-11-09 11:38:37
10.7挟持以色列婴儿拍炫耀视频的哈马斯被击毙

10.7挟持以色列婴儿拍炫耀视频的哈马斯被击毙

桂系007
2025-11-08 14:12:39
国民党内斗升级,郑丽文临阵换大将!

国民党内斗升级,郑丽文临阵换大将!

再战五百回合
2025-11-08 10:24:17
央视实锤,蒸汽弹射改电弹,福建舰甲板设计存缺陷,依然全球最强

央视实锤,蒸汽弹射改电弹,福建舰甲板设计存缺陷,依然全球最强

阿龙聊军事
2025-11-09 13:06:28
马斯克涨完工资一高兴,把FSD对华开放时间自曝了

马斯克涨完工资一高兴,把FSD对华开放时间自曝了

智能车参考
2025-11-07 18:51:56
台湾美女替爷爷回大陆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却发现爷爷已成独苗

台湾美女替爷爷回大陆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却发现爷爷已成独苗

山河月明史
2025-10-18 10:41:00
全球独此两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全球独此两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不写散文诗
2025-10-27 18:03:24
斯洛文尼亚媒体:谢什科接受初步医学检查,初步迹象令人乐观

斯洛文尼亚媒体:谢什科接受初步医学检查,初步迹象令人乐观

懂球帝
2025-11-09 07:44:11
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羽绒服?胖东来工作人员称自营羽绒马甲利润不超30%

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羽绒服?胖东来工作人员称自营羽绒马甲利润不超30%

闪电新闻
2025-11-09 13:19:49
掘金大胜步行者豪取4连胜 约基奇32+14+14第170次三双

掘金大胜步行者豪取4连胜 约基奇32+14+14第170次三双

醉卧浮生
2025-11-09 12:35:55
不吹牛?河南队主帅:我们的实力是中超前3,仅次于海港、国安

不吹牛?河南队主帅:我们的实力是中超前3,仅次于海港、国安

国足风云
2025-11-09 09:50:25
央视新剧《四喜》开播遭群嘲!理由出奇一致,实力派蒋欣也救不回

央视新剧《四喜》开播遭群嘲!理由出奇一致,实力派蒋欣也救不回

潘殤旅行浪子
2025-11-08 00:15:36
降温,为什么劝中年女人别穿“冲锋衣”出门?看这几组对比就懂了

降温,为什么劝中年女人别穿“冲锋衣”出门?看这几组对比就懂了

时尚穿搭生活馆
2025-11-02 22:03:48
2025-11-09 14:04:49
冷眼看电视 incentive-icons
冷眼看电视
资深电视评论人
1499文章数 34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旅游
亲子
房产

宫本茂表示任天堂将继续尝试一切可能探索的事物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旅游要闻

记者Vlog丨探秘大埃及博物馆小众宝藏打卡点

亲子要闻

选智商,挑性格,硅谷精英开始定制婴儿?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