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广受欢迎的美食中,如冰淇淋、饼干、巧克力、面包、蛋糕等烘焙甜点,以及炸鸡、披萨、方便面、甜甜圈这类快餐和休闲食品,甚至花生酱和沙拉酱这样的调料,都可能隐藏着对人体心血管健康构成威胁的反式脂肪。
不少消费者疑惑:“我明明没有在包装上看到标注有反式脂肪呀?”
这其实是因为反式脂肪往往以其他名称出现在配料表上,像是氢化植物油、植物性乳玛琳(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性乳化油,乃至精炼植物油等都是反式脂肪常见的别名。
反式脂肪的产生源自于对植物油的加工处理过程。天然植物油由于其不饱和脂肪酸结构,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容易氧化变质,不适合长期储存和反复高温烹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业界采用了一种名为“氢化”的技术手段,即通过人工添加氢原子到植物油分子链中,使原本顺式的不饱和脂肪酸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部分或完全氢化的油脂,其中就包含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
人工反式脂肪之所以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耐高温煎炸、不易变质、成本较低的优势,还能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并赋予食品酥脆、柔软等理想口感。然而,多项科学研究证实了摄入过多反式脂肪与多种疾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此外,还与肥胖症、脂肪肝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上升有关。
尽管动物脂肪中的饱和脂肪相较于反式脂肪可能会因为更接近自然状态而给人相对安全的印象,但过量摄入饱和脂肪同样会带来健康隐患,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热量摄入2000大卡的人群,饱和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10%以内,换算成具体数值大致不超过200大卡。
因此,无论面对何种美食诱惑,消费者都应该养成仔细阅读食品成分标签的习惯,尽量选择低反式脂肪、低饱和脂肪的产品,合理搭配膳食,从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积极守护自身及家人的健康。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强制限制工业生产反式脂肪的使用,旨在通过政策干预减少公众因摄入反式脂肪而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