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过柱会溶解硅胶吗?
遇到大极性化合物要过柱子的时候,很多有机合成工作者都有这样的疑问。这是有机合成中的一大悬案,也是每一代研究生讨论的热点问题。
且早在很多年之前这个问题就已经被人们提出,但对于大部分有机化学家而言,包括我认识的老师和学生等,都认为: 如果DCM中含有10%以上的MeOH,很大概率会溶解部分硅胶,从而在试管中形成大量无定形白色固体——硅胶。
这样真的正确吗?
反正我个人不敢苟同!
翻阅各种资料,也看到其他公众号的推送,甲醇溶解硅胶的一个主要的依据是国外某 有网友做了一个测试—— 将1g的Silicycle P60级硅胶悬浮在100mL的纯甲醇中,并搅拌48小时。然后将通过硅藻土过滤,(硅藻土事先通过水浆的形式添加到过滤器中,用蒸馏水冲洗5次,然后用甲醇冲洗3次,过滤后的滤饼也用甲醇洗涤3次),浓缩滤液,结果烧瓶壁上确实附着着硅胶,残余物称重得出硅胶量大约4毫克()。
从而科学地认为甲醇是可以部分溶解硅胶的。
但我认为作为一个实验人员,这种所谓的“科学”低级又智障!
这就能说明了啊?
要知道我们课题组把分析纯的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旋干了,里面还有杂质呢?我用它们过了个柱子,产物里有类似的东西就可以说是产物带来的吗?
且如你所见,实验过程并不严谨,我们是不是应该用甲醇灌个柱子压一下,分前、中、后取上几段甲醇分别旋干,然后再看有没有东西残留呢?
最后,个人也非无的放矢,个人曾经做过多个甲醇过柱的项目,下面举个例子作为一个辅助证据:
该项目化合物是一个胆碱磷酸,结构如下所示:
物质极性很大,反向TLC很杂,最终折腾了几次反向后,用甲醇正向过柱才得到,且由于产物吸附的比较厉害,量比较大(加杂质近50g),所以接收的含物料的甲醇近2L(忘记把不含物料的甲醇段旋干了,后悔)
然后旋干做谱,谱图如下:
如你所见,谱图中高场区并没有所谓的硅胶峰,所以个人倾向于甲醇不会溶解硅胶!
另外最近在老家,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干净的自来水加热沸腾后的水垢和上述的“硅胶溶解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会不会是你的硅胶,或者你的甲醇不够干净呢?、
也有人举例爬大板,刮出来的“硅胶粉”用甲醇打浆会溶解东西,那其实我推荐你要首先明白大板上的白色固体都是什么;
最后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该用就用,没必要沉浸于别人的说法中无法自拔!
诸君共勉!
以上
听说给文章点赞,在看,转发,喜欢的大佬都要发nature,science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