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当社会丧失道德标准的时候,仁义就会应运而生。当国家陷入混乱的时候,孝子忠臣就会站出来。老百姓热衷于诉讼,那么慈爱恩惠就会慢慢滋生。时局震荡,权谋策略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些所有的美德,都是后天学来的。
在家里啊,一定也要有规矩,这就是父母的责任。所以说啊,国君贤明百姓就的生活就会好,父母正子孙也必然是孝顺慈爱。所以说,孔夫子在家就不会骂孩子,曾子家的孩子不知道父母发怒什么样。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都是源自于他们出生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仁者善于团结,不仁者喜欢搞对立。所以,君子在人世间就会善于团结,那么大家过得都很好。小人在实践就会搞对立,大家都过不好。君子就想要一团和气,就像是原本水火不相容,但是把水装在鼎里放在火上,就没有水火不相容的问题了,而且还能制作出美味。所以啊,君子一定得好好选择交往的人啊。
02
原文
天下失道,而后仁义生焉;国家不治,而后孝子生焉;民争不分,而后慈惠生焉;道逆时反,而后权谋生焉。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
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孙孝慈。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夫仁者好合人,不仁者好离人。故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03
没什么好补的。
04
这一篇讲的有点莫名其妙。
前面的我就不说了,我就单说“曾子家儿不知怒”这一句。
“说苑建本卷068曾子耘瓜”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就是曾子在锄瓜的时候不小心锄到了瓜的根,然后曾子就被他亲爹一棍子打晕了。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怎么养出曾子这样的人呢?
单就曾子身上的例子,就足以说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要不然解释不了曾子的矛盾啊。
《世说新语》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说明家庭教育的那些事,不能定性。
另外,第一句我也不是很认可。这个道德在乱世是滑坡最快的。因为乱世连饭都吃不饱,还讲什么道德啊。仓廪实而知礼节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